点击上方ActaEpileptologica
单纯疱疹病*性脑炎是常见的散发性脑炎,癫痫常常是其伴随症状之一。其脑电图缺乏特征性改变,以慢波为主;另外合并症多样,如肺部感染、脏器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症少见报道;患者病情重、致死率高,除了抗病*治疗尚无特异的治疗。
福建医院黄华品教授团队在AE发表病例报告Continuousvideoelectroencephalogramforherpessimplexencephalitis:acasereportandliteraturereview.本文探讨一例合并横纹肌溶解重症单疱-1型脑炎的女性患者的诊疗体会及脑电特征。
扫描
本文通过回顾一例重症单疱-1型脑炎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间断视频脑电监测数据(图1)、影像学资料、生物学资料及诊疗经过,发现该患者存在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横纹肌溶解症,除了进行足量足疗程抗病*治疗外,还进行大剂量激素、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在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反复,发病后2个月进行血浆置换5次,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图1(A)该患者入院时出现口角不自主的抽搐,同步脑电提示以左侧大脑半球为主的周期性尖波、尖慢波发放,(B)给予地西泮静推后口角抽搐消失,周期性放电也消失,以上提示可能存在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可能。
本文还综述了重症脑炎的脑电特征及相关的临床预后,总结了以下5种脑电情况可能临床预后差:a)大慢波节律;b)弥漫性慢波节律;c)出现特殊的波形:周期性放电,双侧周期性放电,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爆发抑制;d)脑电反应性差;e)缺乏后头部主导的睡眠节律或睡眠结构。
该病例揭示了重症脑炎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反复,在病情后期免疫介导的炎症机制可能也参与其中,另外通过间断视频脑电监测一方面有利于识别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尽早干预,另一方面有利于病情预后判断。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黄华品教授
福建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福建省老年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脑电图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疾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神经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神经病学分会癫痫脑电图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福建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厅等课题,发表第一或通信作者学术论著50余篇,获得多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和卫生厅科学技术奖。第一作者:林婉挥博士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