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醒:疫情期间应延迟职业健康检查,避免给复工防疫添乱!凡事都有轻重缓急,控制新冠疫情是当前全球人类紧迫的事务。职业病控制应该着重通过清除/替代、工程控制、管理控制、PPE的方式实施。作业场所的工程控制、管理控制、PPE,也是控制新冠疫情必不可少的措施。
容易导致病*扩散的肺功能检查耳鼻喉检查容易传播病*
血常规检验
尿中检出新冠病*新冠病*已产生了个突变点
新冠病*的L和S两个亚型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于3月3日发表的论文《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theoriginandcontinuingevolutionofSARS-CoV-2)。作者为陆剑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崔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作者发现病*株已发生了个突变点。
新冠病*已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个属于这两个亚型。L亚型占70%,S亚型占30%。
根据新型冠状病*的演变方式推测,L亚型和S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RNA基因组的第位点,L亚型是T碱基(对应亮氨酸,Leu),S亚型是C碱基(对应丝氨酸,Ser)。
通过与其他冠状病*比较,发现S型新冠病*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在进化树上更接近,从而得出S型相对更古老的结论。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新冠病*存在两种亚型,并且推测它们的致病性和传播能力有较大差别。作者在文中强调,个病*株基因组数据量较少,后续工作需要扩大样本量,以验证这些结论或推测。
巴西的发现3月1日,一份发表在病*学国际交流平台(Virological),题为《FirstreportofCOVID-19inSouthAmerica》(南美洲首例新型冠状病*报告)是南美洲首次分析出新冠病*的基因序列的报告,由巴西AdolfoLutz国家研究所、国家参考实验室,以及圣保罗大学(USP)、牛津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共同完成。
初步的遗传分析表明,这株巴西“Brazil/SPBR1/”病*的基因组,跟中国此前公布的“Hu-1参考菌株”有3处不同,表示病*在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开始突变。而这些突变中,有两处跟德国慕尼黑群聚传染事件中提取的病*“德国/BavPat1/菌株”非常接近。这个结果表示,在欧洲传播的新冠病*已经跟原本在中国传播的病*有所不同。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颁布实施,诊断项目增加了IgM检测,标志着我国新冠肺炎诊断进入了免疫学快速诊断阶段。那么,什么是IgM检测呢?
人类凭什么能存活繁衍到今天?
医药对人类整体存活繁衍意义有多大?早期的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能够在大自然中世代生息繁衍,全靠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地球上曾经有无数的动物物种诞生,也有无数的动物物种被自然淘汰而灭亡于历史长河。
人类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族群,在大自然物竞天择中,基因进化劣势者被自然淘汰了。今天的我们,是人类基因进化胜出者的后代。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至少万年之后,大约在近几千年前,为了帮助自己族群中生存力不强的某些个体多活一点时间,才开始探索用医药来治病。
早期的传统医药非常愚昧,对人类生存力不强者的帮助不大。
在历史长河中,存活下来的人类进化出越来越高的智商,于是凭智商发展了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医药也在发展,对人类生存力不强的某些个体的帮助越来越大,总体上能延长这些个体的存活时间或改善生存质量。
但是,除了抗生素等杀灭病原微生物和现代产科技术减低母婴死亡率,对于人类这个物种整体的存活繁衍来说,传统医学与现代医药技术仍然帮助不大,只能对部分个体延长一点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起一定的作用。人类在大自然中世代生息繁衍,还是主要靠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人类存活繁衍靠什么?万年来,人类幸存的族群在大自然中世代生息繁衍,主要是依靠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物竞天择中胜出的族群(比如现在活着者及其祖先),靠的是基因进化出的综合实力。
在基因进化出的综合实力中,基因编码出来的现代人类免疫系统,是现代人抵抗病*攻击的主力*。
什么是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历史幸存者的传代护身符在人类与病*无数次的生死搏斗历史中,很多个体甚至族群都被病*弄死了,基因灭绝。
部分靠抵抗力强大而幸存下来的人,继续繁衍,并将抵抗力信息写入基因传给后代,如此代代传下来,成为了现代人在病*攻击下的幸存护身符,绝大部分病*感染性疾病无需治疗(有时治疗由于用药不当可能还会加重病情或产生其他不利后果)就自愈(体内抗体自动清除病*)。
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在祖传的免疫系统还没来得及发挥正能量时,由于病*载量过大而诱发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发生炎症风暴而与病*同归于尽。
目前,人类对重症的救治,就是设法减少病*载量和减低炎症风暴,帮助重症病人维持住生命,直到病人的祖传免疫系统发挥正能量而清除病*。
人类目前正在试图寻找可在活人细胞内阻止病*繁殖的药物,以减低免疫系统的压力。但太难了,至今尚未能找到理想的抗病*药物。
目前,人类发现的免疫系统如图:
什么是IgM?
IgM是先锋抗体当人类受到病*攻击时,免疫系统马上启动,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应答产生免疫球蛋白,如下图。其中,在病*感染后,人体最先产生的抗体是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即IgM。分泌表达于B细胞表面,具有极高的亲合力。在B细胞介导免疫的早期阶段,当特异性IgG尚不充足时,发挥清除病原的作用。
人体清除病*的主要力量是特异性IgG(主力抗体),但出现比较晚,一般在疾病恢复期才能检测到。在疾病早期,就能检测到IgM(先锋抗体)。
因此,检测IgM具有早期诊断病*感染的意义。IgM、IgG对确诊意义重大。
人类研究疫苗,就是为了让人体注射减*或灭活病*抗原后,体内产生特异性抗原识别记忆力,再次遇到病*攻击时,迅速产生特异性IgG将病*清除。
痊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已经产生了特异性IgG。用痊愈的新冠肺炎患者血浆注射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就是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特异性IgG,帮助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清除病*。
什么是炎症风暴?
病*性肺炎死因几乎都是炎症风暴炎症风暴又称“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storm)是指机体感染微生物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6、IL-12、IFN-α、IFN-β、IFN-γ、MCP-1和IL-8等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
免疫系统的日常工作是清除感染,但是如果免疫系统被激活到极限程度或者失去控制,它就会伤害宿主,极端的免疫攻击是"细胞因子风暴"。埃博拉病*和新冠病*感染的最后阶段,细胞因子风暴才是夺命杀手,像新冠病*、禽流感和非典之类的很多病*都一样,能够触发免疫系统对身体的猛烈攻击。
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彼此沟通,细胞因子是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小分子,可以令免疫细胞冲到感染部位、吞噬遭到损伤的细胞,甚至穿透血管壁。细胞因子还可以引发炎症,令被破坏的机体肿胀、发热以及疼痛。
细胞因子风暴是一种求助信号,目的是让免疫系统霎时间火力全开。这最后一招自杀式的攻击能够损伤病*,但也会留下一大堆连带伤害。血管承受了其中最主要的攻势。细胞因子风暴令血管壁变得更容易穿透。因此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都开始渗出血液和血浆。
细胞因子风暴还会引发一氧化氮的大量释放。这种物质会进一步稀释血液并破坏血管。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把血压降到了危险的水平,所以患者不是死于失血,而是死于某种类似严重感染性休克的问题。
使用有效的抗病*药物减少病*载量,用糖皮质激素减低炎症风暴,都是急救中不可缺少的应急措施。有人顾虑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其实,担心副作用而宁愿丢性命,不是正常人的思维。目前,控制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和时间,寻求既救命又减少副作用的使用激素时机与剂量,是正确的临床思维。新冠肺炎的肺部病变比非典轻,为减少激素用量提供了可行性。
医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人
发现1例新型冠状病*性肺炎并脑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