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7-9月)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
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多数病人经治疗后痊愈。少数病例因脑组织病变较重而恢复较慢,有的不能恢复而留有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病变严重者,有时可因中枢性呼吸及/或循环衰竭、或并发小叶性肺炎而死亡。
人类普遍易感,成人多数呈隐性感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以3~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故成人和老人发病相对增多,病死率也高。男性较女性多。
乙脑日常防治措施
一、灭蚊防蚊
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在夏季蚊虫密度高峰时期喷洒杀虫剂灭蚊,重点处理地下室、楼梯背面、盥洗室和厕所等阴暗潮湿的场所,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不提倡露宿。
二、免疫接种
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乙脑疫苗目前有两种,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活疫苗。接种对象是儿童及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敏感人群。
三、加强个人防护
室内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进行防蚊。野外工作和户外活动人员可在身体暴露部分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染病,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四、及时治疗
当被蚊虫叮咬又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发烧等乙脑相关症状时,医院就诊,千万不能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
如何做好病房乙脑患儿的隔离措施?
1、在进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时,接触患儿的所有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所有的护理用品及生活用品专人专用。
2、病室内应设有防蚊、灭蚊设备。
每天发放灭蚊药片,24小时不间断使用。病室内有纱窗设施,单间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有研究者得出乙脑患者对各种强光、噪音较易激惹,因此要注意保持病室内安静。
集中进行各项操作和检查,严格限制人员探视,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每日用mg的有效氟消*液擦拭病房的床头柜、椅子,拖地面。
床边备有隔离标识,有隔离病人专用黄色垃圾袋及垃圾桶。
远洋幼儿园招生公告
这个夏天,有一场特别的夏令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