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
科学防控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和湿度的升高,各种细菌及部分病*会随着高温的来临也开始旺盛的繁殖,是各种传染病和多发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幼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差,务必引起家长朋友的高度重视。那么夏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一种肠病*引起的传染病,其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发烧,手掌、脚掌、臀部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源和飞沫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之皮疹,手足口病的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及低热(38度),亦可不发热。口腔内可见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粘膜及腭处、四肢,尤以手足部可见斑丘疹或疱疹,数量多少不定。病程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皮疹发展很快,痊愈后不留疤,不痒不痛,不流脓。
预防措施如下:
1.讲卫生
做好儿童个人和家庭的卫生是关键。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房间需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定期清洁消*孩子常接触的物品及家具、玩具等
2.少扎推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每年4-7月和9-11月),少让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看护人接送儿童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前均要洗手。
4.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目前有针对肠道病*71型(EV71)的单价疫苗,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
02
红眼病
红眼病又称结膜炎,是夏季最易染上的眼科传染病,同时也叫火眼。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
主要症状:
发病急,潜伏期1~3天,早期症状是双眼瘙痒不适,有异物感、烧灼感,接着眼睛红、肿、痛,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怕光流泪、不敢睁眼,可伴发热、头痛。若分泌物多为眼屎则可能是细菌感染,若分泌物多为泪液,则大多为病*感染。
传播途径: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游泳池、公用的玩具等。
预防措施:
1.对患红眼病的患者要及时隔离,给予积极的治疗。
2.为了切断患眼——手(或物)——健眼的传播环节,应注意不使用患儿的生活用具,如脸盆、毛巾等。
3.对患儿的生活用具要采取消*措施,以免造成扩散。家庭最常用的方法是煮沸消*,即将被污染的用具,如毛巾、脸盆等以沸水煮15-20分钟即可。
4.不用脏手揉眼睛,不用公共毛巾,勤剪指甲,勤洗手,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03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国际上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引起的,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但如果病*感染后,能够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就近治疗,那么重症率和病死率可显著降低。我区属于出血热高发区,5~7月为发病小高峰。
预防措施:
1.确保家居及工作场所无鼠。
2.防止鼠进入室内。
3.清扫有鼠类尿、粪等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地方时,要适当防护。
4.清扫闲置的棚屋、仓库或其他建筑时,要适当防护。
5.清理捕鼠夹和鼠窝时要戴口罩、橡胶或塑料手套。
6.接种出血热疫苗。
04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夏季常见的传染病,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腹泻可以引起身体重度脱水,伴有发高烧、全身酸痛、昏迷和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预防措施: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
2.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3.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4.不喝生水,菜要烧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
5.购买易生虫的蔬菜应注意鲜嫩无虫眼,留意是否使用了农药,摘去黄叶后应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中间换水2~3次,然后再烹调。
6.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都应该生熟分开。
7.最好不要去大排挡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不要自办大型聚餐活动。
8.发现食物有异样或异味不可食用,也不可煮沸,烧透后再食用。
9.对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
10.一旦发生肠道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家庭成员同时出现食物中*现象,医院的同时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05
诺如病*
诺如病*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预防知识: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提倡喝开水,饮用桶装水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4、诺如病*感染儿童应及时隔离。
5、诺如病*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6、及时用有效消*剂清洗消*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编辑:谢英
审核:万国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