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夏季有哪些儿童常见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为3-7天,每年5-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和肺炎等。
登革热
通常起病比较急,首发症状为骤起高热,24小时内体温可达39-40℃。在发热初期即可有严重的头痛、眼球疼痛、肌肉痛和骨关节痛、乏力,恶心、呕吐以及纳差、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等。
如何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需要预防蚊虫,控制蚊虫最为重要;预防蚊虫叮咬,减少清晨和夜间外出,悬挂蚊帐,使用纱窗;有的家会养水生观赏植物,这也要注意,最好经常更换。在登革热流行区户外活动时,应穿长袖及长裤,不要在野外露宿。肠道感染
一般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感染,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可能因为饮食不洁。主要症状是发烧、腹痛、恶心、呕吐、乏力、黏液脓血便、喷射性呕吐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水样便或者是蛋花样大便等现象,有些孩子还会出现38℃以上的发热,肠道感染大多是由粪口方式进行传播的。
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饮食、饮水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喝生水。餐具要经常消*,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流行季节保证饮用安全开水,合理调整饮食,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力。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禽流感
是由禽流感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当病*在复制过程中变异时,它可能会感染人类。禽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有鼻塞、流鼻涕、喉咙痛和其他上呼吸道症状。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一般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并传染给人类。人类如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感染的家禽及粪便,或者直接接触禽流感病*,都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可以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沬传染,少数通过用具传染。病*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该病多数起病较急,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患者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这样做孩子更健康
1.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合理饮食能增强幼儿机体的抗病能力。夏日饮食应多样化,本着清淡少油腻的原则,合理补充鱼类、瘦肉、蛋类、奶制品和豆制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尽量不给孩子吃生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食物,不喝生水,不贪吃冷饮。2.保持卫生,增强体质。夏季出汗多,孩子要勤换衣服勤洗澡,尤其是贴身内衣,一定要天天换洗。3.科学锻炼,增强体质。夏季运动最好选择早晚进行,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锻炼,以免发生中暑现象。夏季锻炼强度不宜过大,可以”分步进行”,只要每天运动的时间总和超过30分钟即可。运动后应及时补水,少量多次是科学的饮水方式。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并教育孩子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等。如确实需要去人多的地方时,可佩戴口罩。5.消*隔离,防止感染。孩子的寝室及活动场所的卫生一定保持好,及时开窗通风,清除垃圾,以免滋生蚊虫传播疾病。若家中有人患病,要尽量少接触孩子,以免交叉感染。我们在此提醒大家不要听信偏方,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6.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
责编:郭海燕赵辉
审核:黄国华司清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