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颊炎知多少
天气逐渐转热,病*也开始肆意流行,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接下来让我们对这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首先表现为发热。对于婴幼儿早期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可伴头痛、腹痛或肌痛,体征可见咽部充血,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3~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
你问我答:
1.
疱疹性咽颊炎属于传染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不在国家法定传染病之列,但引起它的病*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基本相同,所以疱疹性咽峡炎也按照传染病处理,主要以粪——口传播和呼吸道传播为主,传染性较强。
2.
疱疹性咽颊炎传播途径是什么?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Enterovirus)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所以经常被称为“特殊类型的感冒”。主要是由柯萨奇病*A型(CV-A)和肠道病*71型(EV-A71)引起。
病*可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传播。患儿和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6岁以下儿童尤为易感,1-3岁年龄段孩子发病率最高。
3.
疱疹性咽颊炎发病特点是什么?
疱疹性咽峡炎是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感染的患儿会出现发热、咽疼、头痛、腹痛、没食欲、四肢疼痛等症状,在其口腔内的咽喉上部会出现白色疱疹,很快会破溃为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一般4~6天,虽然看似“凶险”,但绝大多数孩子在一周内好转、愈后良好。和大多数病*感染性疾病一样无特效药,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
个别重症患儿(多为EV?A71感染引起)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对于部分高热、惊厥、呕吐、精神差的孩子,早期需要医生和家属密切观察是否合并脑炎可能。
4.
如何鉴别疱疹性咽颊炎?
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手足口病:潜伏期3~5天,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为主要表现。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无合并症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天自愈。
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为2~4天。发热,热程大都2~4天。咽痛、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咽部充血,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病程一般为4~6天,偶有延至2周者。
5.
疱疹性咽颊炎如何治疗与护理?
家长完全不用紧张,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会在4~6日自愈,对于患儿,成人可以做适当的护理工作:
1.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如果发热未退,要让患儿多喝热水。既能镇痛,又能把创面冲刷干净;
2.清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比如牛奶、蛋羹等等;
3.勤测体温,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还是要送院治疗。
4.患病宝宝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上学的宝贝建议参照手足口病返校要求,症状消失后一周,再返校。
5.家有二宝的,可以让两个宝贝暂时分开,一个住爷爷家,一个住外公家,以免互相传染。
6.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颊炎?
诱发疱疹性咽颊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急剧繁殖,尽量做到以下三点可有效预防: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2.勤通风
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时,尽量避免带宝贝到人多或者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3.勤清洁
宝贝的餐具、水杯等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玩具、被褥等要定期清洗消*。
更多精彩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