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苗的那些事儿你知道多少?
今年儿童疫苗免疫规划有哪些新调整?
带孩子打疫苗的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上容易产生的误区?
众所周知,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手段,疫苗接种为无数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了“保护伞”。
然而仍有家长不了解,0至6岁的孩子在不同年龄需要接种哪些疫苗?自己孩子接种疫苗的种类齐全了吗?
今天的干货小课堂
老师和
复旦儿科疫苗接种门诊负责人
一起来聊了
关于疫苗的那些事儿
有哪些重点呢?一起看一看吧~
01.儿童要打哪些疫苗?
儿童从出生到学龄前期,是免疫系统最脆弱的阶段,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和经济条件,为该阶段的儿童都制定了不同的免疫规划策略。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是*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该依照*府规定受种的疫苗,也称“免疫规划疫苗”,外来儿童和本地儿童享有同样的接种权利,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及时给孩子接种。此类疫苗如果不接种,可能会影响宝宝入托、入园、入学。
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
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
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二类疫苗为公民自费并且知情、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官方名字叫“非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虽然需要自费接种,对于保护孩子的健康也同等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优先推荐儿童接种的疫苗有:
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
建议接种的二类疫苗有:
流感疫苗、手足口疫苗、轮状病*疫苗等
02.儿童疫苗免疫规划有了新调整
根据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年版)》,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有了五大变化:
变化一
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可补种年龄从“<14周岁”调整为“<18周岁”。
变化二
明确了左右大腿为可选接种部位。当多种疫苗需要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变化三
明确了下列情况并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
A.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
B.单纯性热性惊厥史;
C.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
D.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
E.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巨细胞病*和风疹病*)等。
变化四
调整了脊灰疫苗与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
变化五
年版免疫程序建议将表面抗原阳性或不详的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时间从“出生后24小时内”调整为“出生后12小时内”。
将乙肝疫苗接种的“低出生体重”明确界定为出生时体重<克者,建议其出生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在满1月龄、2月龄、7月龄时重新按程序再完成3剂次接种。
03.带孩子打疫苗这些问题别忽视
一、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接种疫苗?
·体温超过37.3℃;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贫血等;
·处于疾病急性期,比如正在腹泻、严重咳嗽等;
·近期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
·过敏体质或患哮喘、荨麻疹,且处于过敏发作期;
·患严重皮炎或有皮肤感染、湿疹;
·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
·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
·有脑病或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炎后遗症、癫痫;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迟缓;
·防御机能不全,患有免疫缺陷病等。
二、带孩子接种疫苗要注意啥?
·携带预防接种证;
·保持孩子接种部位皮肤清洁;
·给孩子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
·如实告知医生孩子近期的健康状况;
·认真听取医生的口头知情告知或阅读《知情同意书》。
三、儿童在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什么?
·留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后再离开;
·口服减*活疫苗后,半个小时内不要吃热食或哺乳;
·接种疫苗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避免接种部位感染;
·接种前后几天,不要给孩子吃新的食物品种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孩子有可疑的严重异常反应,医院就诊。
04.预防接种的道路上,家长会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接种了疫苗就肯定不会患病
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此外部分接种者可能会由于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导致接种后疫苗免疫失败。
误区二:疫苗都必须严格按规定日期接种
很多疫苗都需要多剂次接种,在说明书中通常会明确不同针次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个间隔是最短需要间隔的时间,不能提前接种,但稍微推迟是可以的。如能完全按照时间间隔接种是最佳,有些孩子在规定的时间点可能正好身体状况不佳,不适宜接种,推迟相应针次的接种也是不影响接种效果的。”
误区三:免疫规划疫苗是国家规定的疫苗,一定比非免疫规划疫苗好
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对于疾病防控同等重要。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划免疫接种的,必须要接种;二类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有效补充,所预防的都是一些常见疾病,如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疫苗等。
误区四:接种疫苗会有副反应,疫苗能不打就不打
疫苗作为一种抗原进入机体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反应,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在数以亿计的接种人群中,预防接种后的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却非常罕见,且大多数反应是轻微一过性反应。
误区五:孩子是过敏性体质,不能接种疫苗
通常疫苗都有接种禁忌症,但禁忌症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暂缓接种,一种是绝对禁忌接种。家长应该确保孩子在健康的状况下进行疫苗接种,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急性腹泻、严
重湿疹等症状时,一定要暂缓接种。绝对禁忌症则更有特异性,如鸡蛋过敏不适宜接种流感疫苗,具体疫苗的禁忌症要以疫苗说明书为准。家长可在接种疫苗前咨询接种医师。
误区六:有些疾病越来越少,就没有必要预防接种了
有些家长认为部分疾病,例如脊髓灰质炎病例逐步减少,孩子就不需要接种该疫苗了,这
是不对的。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家长不要盲目停止给儿童接种疫苗,以免出现传染病感染率回潮。
小tips:
·疫苗虽能预防疾病发生
·但也不是接种越多越好
·只有合理安排
·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才能达到最好的预防效果
完整视频课程
欢迎扫码收听
RadioKids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