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疾病中最为神奇的一个分支,很多家长在带小朋友前来就诊时,总会怀疑孩子是否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为了解开家长们的困惑,下面就让我们来揭开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神秘面纱,来一起认识一下阿斯伯格综合征吧!
PART-1含义
阿斯伯格综合征(AS)又称为亚斯伯格综合征,亚氏保加征,艾斯伯格综合征,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在分类上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他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并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按照年吉尔伯格的研究标准,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患病率应该在每万名儿童中36~48个,或是在1/~1/之间。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多数会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在社会推理能力上发育迟缓,社交能力不够成熟,第二,同理心发展不成熟,在校园中难以交友,常被其他孩子欺负,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往往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困难,甚至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语言的某些方面如词汇和句型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能力,第三,他们在学习能力上与众不同,对于某些题材的东西有异乎寻常的强烈专注,但他们大多在课堂上难以保持注意力,在自我管理方面需要得到帮助,第四,他们在身体协调性方面常常显得笨拙,或者他们中会有一些孩子对某些声音气味、质感或者触觉过度的敏感。
PART-2发病原因
首先家长朋友们要明确的知道,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不适当的抚养方式或者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引起的,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阿斯伯格综合征是源自于大脑内部特定结构和系统的功能丧失,简单的说也就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大脑线路链接方式与众不同,这不一定是大脑缺陷,并不是因为父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做了些什么,或者没有做些什么事情引起的。据最近科学研究表明,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产生多与遗传基因或母亲怀孕期间和生产阶段一些因素影响到脑部发育有关。
PART-3表现与治疗
1.交流能力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情感成熟度通常比同龄的孩子落后三年,这些孩子对于描述感情的词汇通常非常有限,缺乏情感表达的微妙性和多样性,可能会出现语言能力异常,他们可能表现出很好的语言知识能力,但是在真实生活中的语言应用中,无法使用必须的语言处理速度,他们可能会自顾自述说自己的事情,但是无法与他人增加更多的对话回合,以及不听从他人的指令。
治疗:
家长可以采取给孩子多读社交故事以及用连环画漫画对话的方法,小故事和连环漫画对话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和了解对话互动中的信息和意义,从而学习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达技巧和深刻的洞察力。
2.运动与协调性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运动能力缺陷特征包括双手不够灵巧,缺乏协调性,平衡能力差,抓握和肌肉紧张,以及手部操作速度缓慢等。
治疗:
在确认儿童有运动发展和协调性的问题后,需要由治疗师进行评估,确定发育迟缓的程度和运动能力特征,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需要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运动训练,治疗师应当站在儿童的两侧做示范,而不是采取面对面的位置,治疗师可以手把手的指导孩子学习某个动作,然后安排孩子每天的身体素质活动,这一点不但可以改善孩子的运动和协调能力,对于孩子的情感管理能力也是一个较好的调整,体能发泄可以较好调整孩子的情绪。
3.感觉敏感
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群,感觉敏感的问题在幼儿时期非常的明显,到了青春期可能会慢慢消失,不过某些阿斯伯格综合征成人可能永远带着感觉敏感的特征。感觉敏感包括听觉敏感,嗅觉和饮食的敏感,视觉敏感以及对疼痛的敏感等。
治疗:
对于听觉敏感的孩子多表现为能注意到别人根本听不到的微弱声音,对于突然出现的噪音过度惊慌以及难以忍受某些频率的声音,比如吸尘器的声音,对于听觉敏感的治疗需要由治疗师进行评估,然后进行听觉统合治疗以降低听觉敏感。
超过50%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会对某种形式的触摸感觉,或者是触摸体验出现过度的敏感反应,他们对某一类的触摸按压身体的力度或者到触碰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会过度敏感,减轻孩子触觉敏感度的方法,父母可以预先让孩子知道被触摸的时间和方式,以减轻孩子对于感觉敏感,例如,在给孩子剪头发之前,我们可以预先给孩子进行头皮按摩,让孩子逐渐减轻触觉敏感度。
很多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的家长,发现孩子有十分敏锐的能力,可以察觉到别人闻不到的气味,而且十分的挑食。家长应该避免使用强迫喂食或者挨饿的方法让孩子摄取各种食物,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食物,给孩子尝试他不喜欢的食物时,可以一开始只要求孩子用舌头舔一舔试试看味道,而不需要他吞咽下去,可能有的孩子一生只会接受其中有限的食物,但是只要不断的练习,要相信可以让他们有效的接受更多各样的食物。
参考文献:
[英]托尼?阿特伍德著《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
李蕊/LiRui
康复治疗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主要从事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训练及特殊教育训练。
??????
团队介绍
刘光磊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科长儿康科主任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针灸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沧州市康复医学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副主任
沧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儿童康复学组副组长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孤独症谱系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沧州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儿童运动发育障碍的评估与康复,小儿早期脑损伤及儿童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
杨瑞
主治医师,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康科主任
医院进修深造,师从国内知名专家朱登纳教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针灸学会儿童康复委员会常委。
擅长脑性瘫痪,脑损伤,脑炎后遗症等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以及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疗。
左浩然
主管护师,儿童康复科护士长
中国残疾人协会心理康复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
中级沙盘游戏治疗师
擅长儿童康复及护理,尤其是脑瘫、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康复。
科室介绍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是河北省残联、沧州市残联康复救助机构。医院重点科室,专业从事儿童康复治疗工作,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技术合作单位,医院技术合作单位,沧州市红十字会儿童康复基地,沧州市社会福利院儿童康复基地,沧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儿童康复实习基地。
科室配备了先进的康复设备和训练工具并引进国内外先进康复技术和经验,结合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精准医学对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形成了一套集传统医学手段与现代康复技术于一体的先进治疗体系。儿童康复科专业治疗脑瘫、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精神发育迟滞、脑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智力低下、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对于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所致脑损伤进行超早期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正常化率达85%。
儿童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将以精湛的康复技术为孩子们的健康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他们能够生活自理,回归家庭,走向课堂,融入社会。
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