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30对易混淆的药品,用错了后果很严重
TUhjnbcbe - 2021/5/6 21:47: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炎炎夏日即将来临,不管是居家还是户外活动,如何正确有效的预防蚊虫叮咬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每个家长必须做的功课。现在杰瑞老爸就来逐条梳理一下,对于蚊虫大作战,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知识点太多,所以分成两篇文章发布,这是第一部分。

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常见叮人虫类的简单介绍和危害力对比

NO1——蠓,又名“小咬”,墨蚊,蠓柏子,蠛蚊,蠛蠓等,为双翅目,蠓科。口器为刺吸式,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种左右,国内有近种。

危害指数:★★★★★暗箭中的暗箭

普通蚊子在吸血蠓面前,战斗力不到一半。常见种类的蠓的体型很小,未吸血的成虫的体型一般只有芝麻的一半大小,吸饱血之后的体型也就和芝麻差不多。成虫主要隐藏在灌木丛和草丛里,其活动范围虽然受到体型的限制,不如蚊子广泛,但是在户外活动场所,却是主要的叮人虫类,它只要有光线就能活动,基本不受夏日气温波动影响,所以其实人们在户外公园活动,不幸遭遇的大部分叮咬都是它造成的,蚊子只不过替它背了锅。

以下是这位高能吸血*的多倍放大的高清大图,图源引用于网络:

这是杰瑞老爸拍死一只蠓后留作纪念的照片,可以参考一下它的实际大小:

由此可见普通蚊帐根本无法阻止吸血蠓的靠近,只能是特别的细密蚊帐才行(蚊帐的纱孔直径小于0.7毫米),且蠓的体型太小,接近人体时无声无息,根本无法察觉,往往在吸血蠓吃饱喝足并逃之夭夭后,人们才发现已经被叮了一堆包。最要命的是,吸血蠓的刺叮之处一般是奇痒无比的大包,未及时处理会持续1~2周左右,恢复后大部分被叮咬的部位会有明显的黑色素沉积,可持续半年以上,也甚至于会引发严重皮炎和全身性过敏反应。它可传播多种人的疾病,从野外捕获的蠓类中,曾检出多种蠕虫、鞭毛虫、纤毛虫、球虫等,从其体内也分离出过乙型脑膜炎病*。

NO2——蚊子,属于双翅目、蚊科。全球共有35属、多个亚种。国内有多个亚种,其中按蚊、库蚊、伊蚊3个属的蚊种超过半数。

危害指数:★★★★☆暗箭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害虫之一,活动范围广阔,草丛、灌木丛、城市下水道里不计其数,经常搭乘电梯进入高层建筑,楼高并不代表能高枕无忧,所以在电梯里只要发现蚊子就立刻击毙,人人有责。在国内南方地区,秋冬季的蚊子只是比夏天少一些而已。雄蚊不吸血,只吸植物汁液及花蜜,雌蚊必须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其卵巢才能发育、产卵,同时在吸血过程中获得病原体而成为传播媒介。蚊子的口器比较长,所以也可以扎透轻薄的衣服叮人。蚊子由于体型远大于蠓,普通蚊帐就可阻挡其靠近,它飞行的时候,翅膀快速煽动会产生高频啸叫,所以靠近人的时候容易被发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扑杀,其活动受限于环境温度,夏日气温太高时反而少见蚊子出现。作为主要的病原体传播媒介,蚊子可以传播乙型脑膜炎、疟疾、登革热等病原体,也有可能传播丙肝病*(未经充分证实)。

NO3——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国内的硬蜱科约有种,软蜱科有10种。因为其没有翅膀,所以活动范围和攻击能力不如蚊子和吸血蠓。

危害指数:★★★☆☆暗箭

著名吸血*,幼虫成虫都吸血,吸血前体型一般如芝麻大小,吸血后可以有花生那么大,硬蜱连续吸血时间可以长达几天,简直是贪得无厌。春夏之季(4~10月,在国内南方的时期更长),它们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猎物,因为宠物狗喜欢在灌木丛里探索,所以狗很容易被蜱虫叮上(密集恐怖症患者最怕的图片之一,就是狗耳朵上叮满了蜱虫,如果觉得好奇,请自行网络搜索,如果看得头晕、吐了,杰瑞老爸不承担任何责任)。它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可传播莱姆病、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巴贝斯虫病、泰勒虫病、落基山斑疹热(著名的Tickfever,蜱热病)等81种病*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另外蜱虫叮咬很容易造成严重皮肤感染。每年因为它引发的新闻不少,如下图新闻报道所示:

虽然说人被蜱虫叮咬后出现严重症状是小概率事件,但没人愿意去*运气。

NO4——蜂类(包括蜜蜂、大黄蜂等),蜈蚣类,蜘蛛类。

危害指数:★☆☆☆☆明枪

这些虫类体型普遍较大,容易被发现和躲防,所以危害性最弱。且蜘蛛的战斗力普遍较弱,已知4万多种蜘蛛里虽然都有*性,但是只有很少部分蜘蛛的口器能咬穿人皮肤。

二、提前预防,正确使用物理和化学防御措施、避免智商税

谁也不想被蚊虫叮咬,被吸点血倒是小事,难以忍受的瘙痒和较小概率引发全身性过敏问题,以及被传染一些严重疾病才是令人头痛的。尤其是家长看到孩子身上的被叮咬的包,恨不得当场击毙所有的蚊虫(杰瑞老爸就是,看到蚊虫叮咬的包就烦)。

蠓、蚊子、蜱虫三种暗箭主要是通过哺乳动物分泌和排出的信息素来寻找猎物。在10-15米的距离,这三种暗箭通过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就能感知目标猎物的存在,蜱虫不会飞,所以提前潜伏在植被枝叶末端伺机行动;在5-10米的距离上,蠓、蚊子两种暗箭主要通过鲜艳、深色的衣服或者动物皮肤来识别目标;在1米距离内,主要通过哺乳动物分泌的“肉香”和体温来感知猎物,尤其在夏日户外活动后人们大汗淋漓,体温相对偏高,然后人体会生成一种复合氨基酸混合体,这种物质与汗液略带甜味的胺结合,可生成三甲胺,而三甲胺的气味有强烈的引诱蚊虫作用,体温+体味信息素共同作用引发蠓和蚊子的胃口大开(所以这就是为啥杰瑞老爸全家族里,就是本人最容易招蚊子的原因,这还会遗传,所以小神兽以后有望接替老爸)。此外部分香皂、洗面奶、护手霜之类的产品里的有些挥发气味成分也可以引来蚊虫。以往传说中的某种血型更容易招蚊子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杀灭蚊虫是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作,在潮湿炎热环境下想要绝对灭杀蚊虫是人类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说通过定期清除居家环境周围的积水、定期在居家附近的草坪和灌木丛里喷杀虫剂等方式,来减少居家附近的蚊虫滋生,有必要的话,所有门窗都装上纱网,来尽量避免居家蚊虫入侵。

1、物理防御

安全指数:★★★★★

有效性:★★★★☆

便利和舒适性:★★★☆☆

物理防御无非就是通过蚊帐和穿着长袖衣裤等,让蚊虫干着急,无处下嘴。当然也有弊处,比如普通蚊帐无法阻挡吸血蠓靠近,需要特别的细密产品才行,特别细密的蚊帐会使人感到闷热,长袖长裤在夏日也难免闷热,影响舒适度和活动便利性,有些太过于轻薄的衣物也会被蚊子叮穿,对于孩子来说,脸部和手部无法做到全覆盖处理。但是,物理防御措施是2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宝宝唯一能用的防御蚊虫的办法,需要同时注意避免给孩子穿着深色或者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及避免靠近灌木丛,避免傍晚和夜间带孩子去户外公园活动,如果这样做,纯属送羊入虎口。

此外成人可以使用电蚊拍产品主动出击,发现一个,扑杀一个,闻到蛋白质烧焦的味道,心情一般会比较舒畅,特别适合压力大时的情绪发泄使用。(注意不要买充电式的产品,因为充电式产品的电池基本都是廉价镍氢电池,记忆效应明显,用不了多久就会因电池无法充电而报废。)

2、化学防御

安全指数:★★★☆☆

有效性:★★★★☆

便利和舒适性:★★★★★

化学防御主要通过驱蚊虫剂产品在近距离干扰蚊虫的感知,让蚊虫不得不远离。迄今为止,所有的驱蚊虫产品都无法给2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宝宝使用(只能通过物理方式防御)。经过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批准注册,适合两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儿童/成人的驱蚊虫剂产品只有避蚊胺(DEET)和派卡瑞丁(Picaridin),伊默宁(又名驱蚊酯,IR)三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以采用避蚊胺(DEET)和派卡瑞丁(Picaridin)这两种驱蚊剂成分最为常见。

避蚊胺(DEET),是历史最悠久的驱蚊虫剂之一,在年由美国*队发明,经过几十年的各种验证,对其生物*性之类研究很透彻,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30%浓度的产品可驱蚊6小时左右,20%浓度可驱蚊4小时左右,5-10%浓度可驱蚊1-3小时。浓度不超过30%的产品在年以前是唯一的一种被美国儿科学会(AAP)推荐可给2个月以上婴幼儿使用的驱蚊虫剂。避蚊胺(DEET)缺点有两个,一是喷涂在皮肤上会感觉比较油腻,且有刺激性气味,二是它是一种塑化剂,所以可溶解蚊帐、弹性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皮革等物品,使用时有所不便。另外DEET存在边际效应,浓度超过50%的驱蚊虫效果没有明显提高,所以即便是成人,最多使用40%浓度的产品即可(效果可持续8小时左右),市面上有些号称80%或者%浓度的产品纯属误区/智商税,大概率会导致皮肤过敏等问题。

派卡瑞丁(Picaridin),由德国拜耳公司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明,解决了DEET的两大缺点,皮肤油腻感/刺激性气味,以及溶解人造面料的问题,之前主要在欧盟和澳洲国家使用,在年经过EPA的注册批准,正式进入美国市场,主要有5%(可驱蚊2小时左右)、10%(可驱蚊4小时左右)、20%(可驱蚊8小时左右)三种浓度的相关产品。其中5%和10%浓度的相关产品,在年后得到EPA注册批准和AAP的推荐,与浓度不超过30%的DEET一样,可用于2个月以上婴幼儿使用。

伊默宁(又名驱蚊酯,IR),由Merk默克公司发明,属于短效驱蚊虫剂,25%浓度的产品最长驱蚊虫时间为3个小时,但是化学相容性比DEET好,所以很多“防晒+驱蚊虫”二合一产品都选用伊默宁作为驱蚊虫的有效成分。

参考信息:美国加州公共卫生部(CDPH)发布的《AParent’sGuidetoInsectRepellent》一文,截图如下:

此外还有柠檬桉叶油(OLE)及其提取物PMD相关产品被美国EPA注册批准使用,因为易挥发,同样属于短效驱蚊剂,需要频繁涂抹,其生物*性未经充分验证,所以美国EPA注册批准和CDC疾控中心的指引都说明不得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请牢记一点,在驱蚊虫方面,“天然”并不是有效、可靠的代名词。

杰瑞老爸推荐的驱蚊虫产品——澳洲Aerogard澳乐家的驱蚊虫液,有便携涂抹走珠和喷雾两个形式,有效成分均为10%的派卡瑞丁(Picaridin),适合全家老少使用(2个月内的小婴儿宝宝除外)

参考购买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30对易混淆的药品,用错了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