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对环境、水资源、区域海平面上升、农业、自然植被等产生影响,而且对人类健康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暑热天气的延长及高温高湿天气直接威胁着对地球升温敏感的中纬度地区的人们;全球气候变暖为许多病菌的繁殖、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温床,会使许多传染病由热带、亚热带向南北扩散,受威胁的人口将会增加,且流行时间将会延长。
极端高温致死率增高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直接影响是极端高温产生的热效应,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及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受影响最大。炎热的应激反应使体温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使原已受损的系统、组织、器官负荷增加,功能不济,往往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持续高温还会使人中暑,使患“空调病”、肠道病、心脑血管病的人数骤然增多,并会有老人、病患者因暑热而死亡的情况发生。虫媒传染病扩布加重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另一严重影响,是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复苏。当前虫媒传染病的三大流行趋势是: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原有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疾病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强。气候的持续变暖,为虫媒及病原体的寄生、繁殖和传播创造了适宜条件,扩大了流行的范围,加深了流行的程度,引起疾病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将加重对人群的危害。
另外,气候变暖导致的飓风、洪水等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会触发某些虫媒病的暴发流行。对气候最敏感的传染病中,蚊子传播疾病包括疟疾、登革热、病*性脑炎的发病率将增高。气候改变造成的海平面与海水面温度的升高,会导致介水传染病和与*素相关的疾病发病率增加。年厄尔尼诺导致南美洲致死性霍乱的暴发就证明了这一点。
气候变化引起农业产量出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将使部分地区的营养不良状况加剧。
目前全球有8亿人营养不良,随着世界人口和部分国家经济收入的增加,未来30年~40年食物消耗将翻倍。饥饿和营养不良引起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人们对疾病的易感性。营养不良是全球最重要的单一致病因素,年全球有将近万人死于营养不良,是吸烟导致死亡人数的两倍。
气候变暖使多种疾病增加
气候变暖可使空气中某些有害物质,如真菌孢子、花粉和大气颗粒物随温度和湿度增高而浓度增加,使人群中患过敏性疾病(如枯草热、过敏性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气候变暖可通过对土壤、植物光合作用、虫害的影响而间接影响人类健康;温室气体中以氪氯烃为主的气体对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性,导致阳光中紫外线辐射增加,有可能提高皮肤癌、白内障和雪盲的发病率;气候变化也会使大气污染更加恶化,大气污染物引发的过敏症、心肺异常和死亡的发生率将相应增加。
其实,不少公众已经在吃、穿、住、行、用等各方面,走在前面,坚持“低碳”生活。不妨随小编来看看哪些行动我们也能效仿哈!
多吃素,少吃肉,减少烤肉频率。肉制品业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首先,牛在消化食物时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甲烷,即温室气体之一。其次,我们会用玉米、大豆等人类食物喂养家畜,这种做法对食物的利用率非常低。最后,喂养家畜要耗费大量的水、会排放温室气体的化肥,还会占用大片土地。有些土地从砍伐森林开辟而来,这也是导致碳排放的一大原因。
剁手篇购买优质产品,减少快时尚等消费。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如果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万人做到这点,就可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主动了解回收相关知识,不使用包装过度的商品,拒绝有*有害快递包装,形成绿色消费观念,享受网购的乐趣。快递包装以纸张、塑料等形式为主,其原材料大多源于木材、石油等。根据相关专家测算,生产1吨纸需砍伐17棵十年生大树,生产1吨塑料袋需消耗3吨以上石油。回收率低也就意味着浪费生产资源。居家篇平时在家的时候呢将不用的插头尽量拔掉,使用得当,就能节省一部分的电费开支。这样也从根本上切断了安全隐患。节约用电也是一种美德,值得任何人学习。来源: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
你可能错过这些渭南日报·生态文明丨市生态环境局调研组深入临渭分局调研
渭南日报·生态文明丨市生态环境局宣教中心传达学习市局春训动员会精神
渭南日报·生态文明丨市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春节期间浇地7.5万亩
渭南日报·生态文明丨市生态环境局华阴分局贯彻市局关于美丽渭南建设专题解读会精神
渭南日报·生态文明丨市生态环境局蒲城分局荣获全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突出集体荣誉
渭南日报·生态文明丨市生态环境局以七项工作扎实推进美丽渭南建设
渭南日报·生态文明丨渭南市召开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双清零”攻坚推进暨春季生态修复工作安排部署会
编辑丨张姣审核丨史王萍签发丨董献*在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