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周末给老妈打电话,是平时不爱说话的老爸接的,爸爸和我说了一些他小时候的事情和一些嘘寒问暖的话,挂完电话总觉得爸爸说的话有些蹊跷。老妈只是说爸爸闷闷的、怪怪的。
正逢周五,于是和爱人决定放下手里的活马上赶回家。谁知晚上刚到家老爸就病倒住进了监护室。医生初步怀疑有可能是脑血栓,幸好及时发现。
脑梗死、高血压脑病、面神经炎、周围神经病变、焦虑抑郁、帕金森病、癫痫、颈椎病、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脑出血、急性脊髓炎、病*性脑炎。
对此,专家提醒,过了中年,要给自己多点照顾,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尤其要注意脑血栓的几个前兆和注意事项!
脑血栓的“6大前兆”
01
流口水
突然说话不利索或流口水。
专家提示:“对于原本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栓危险因素的老年人来讲,经常流口水很可能是脑血栓的先兆。”
02
突发性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最常见。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
专家提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天至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将增加。
03
突发性剧烈头痛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且伴有抽搐,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且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头痛,头痛剧烈且在夜间痛醒者易发脑血栓。
04
哈欠连连
80%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发病前5至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05
视物模糊
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06
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则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前兆,比如脑血栓。
预防脑血栓的“4个方法”
01
睡前半小时喝水
研究发现,3个时段喝水最防心脏病:清晨醒后一杯水降低血液黏稠度;睡前半小时适量饮水能防血栓;深夜醒来喝点水,可降低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几率。
02
调整饮食结构
适当选用对脑血栓的预防效果很好的食物。如大蒜、洋葱、番茄、芹菜、海带、紫菜、黑木耳、银耳、桃仁、山楂、草莓、柠檬、鲑鱼等,对降低血黏度,减少血液中不正常凝血块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03
生活规律
只有保持生活的规律才可以防止疾病,尤其是可以预防脑血栓,对于老年人来说生活没规律容易导致身体的代谢紊乱,从而促进了血栓。例如吃完饭后不能马上入睡,可以等半个小时之后再睡觉。
04
保持好的心态
心态很关键,尤其是老人总是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子女有时还不理解,难免会生气,气大伤身。儿女自有儿女福,老人身体健康才是儿女们最大的福气。
专家提醒:老年人,尤其是无所事事的老年人,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特别容易变得爱唠叨。因此,做子女的应该多与老年人交流,引导老年人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
肢体麻木是身体的警报,或和脑梗塞有关,提高警惕别让脑损伤加重
白血病的凶手竟藏家中15年,家中有的尽快扔掉,释放大量甲醛!
脑梗“祸根”不只烟酒,医生警示:头部出现5种异常,快做脑CT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