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TUhjnbcbe - 2021/4/14 19:01:00
北京扁平疣医院电话咨询         http://m.39.net/disease/a_8593669.html

 

 

漫长的冬季,人们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春季天气转暖,昼夜温差大,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春天万物生机萌发,细菌、病*等亦随之活跃;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气候干燥,人体缺水,呼吸道粘膜失去滋润,粘膜细胞脱落,屏障作用下降,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下面就介绍几种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1.流行性感冒:
  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少数可能有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流感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叫流脑,传染性较强。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脑传染性较强,只要是带菌者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儿童最容易感染。流脑发病初期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现象级易被错判为感冒。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二次复发极为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0.5岁~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5.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猩红热
  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猩红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预防方法:1.接种疫苗,免受感染:
  对于年幼的儿童或者抵抗力差的人,可以到当地社区或乡镇卫生院接种某些疫苗,使身体产生病*抗体,避免病*感染。

2.开窗通风,远离人员密集区:
  春天里要注意空气流通,可以通过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对于教室等人员聚集的场合尤其要注意。尽量不要到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膳食,增加营养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糖及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牛肉、猪肉、鸡肉、鱼肉、禽蛋、红枣及蔬菜、水果等食品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并且一定要多喝水来促进新陈代谢。

4.加强锻炼,提高体质:
  除了通过饮食调理补充营养外,也要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可以到郊外、户外慢跑、做操、打拳等,呼吸新鲜空气、筋骨舒展、强身健体。当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休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千万不要过度疲劳,以免免疫能力下降,适得其反。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不干净的毛巾擦手),不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洁的食物,不生吃海鲜肉类食品;一旦出现发热等病症及时就医。

6.适当消*,远离传染源: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不去传染病流行的地区;医院则最好戴上口罩,回家后要及时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家中有已感染的病人则要对其用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如用含氯消*剂喷洒、擦拭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在日光下晾晒衣被通过紫外线进行杀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