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既往流行规律,自4月起,手足口病发病数逐步上升。日前,多地*府提前发布提醒通知,4月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严格防控。
01
不知道孩子是不是手足口病,怎么判断?
答:小儿手足口病典型的症状是发热,在手、足、口、臀部的黏膜部位可见斑丘疹、疱疹或溃疡,一般不结痂。发病早期与感冒相似,会出现一些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但一般在发热1到2天后在口、手、足出现皮疹,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及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医院就诊。
02
什么是手足口病?
答: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常见有肠道病*71型(EV71)、柯萨奇病*A16型(CV-A16)、柯萨奇病*A6型(CV-A6)、柯萨奇病*A10型(CV-A10),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A71感染所致。
03
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
答:普通型——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
重型——少数患儿可引起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04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染的?
答: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
05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吗?
答: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
06
小儿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长时间?
答:手足口病是一个病*性疾病,一般它的潜伏期跟普通的感冒或者疱疹潜伏期是类似的,正常情况下是3到7天左右。如果一个星期以前或者15天前接触了手足口病的孩子,可能当时没有立刻表现出手足口病,过了几天以后孩子才会出现发烧或者口腔里面会有泡,溃疡等症状。
07
哪些人容易得手足口病?
答:第一,任何年龄都可能会感染手足口病,第二,发病儿童主要集中5岁及5岁以下娃娃,而3岁及3岁以下的娃娃发病率最高。
08
手足口病该如何治疗?
答:目前尚无特效药和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针对一般轻症型手足口病患儿,在家进行隔离;加强护理,衣服被褥保持清洁勤换;服用抗病*药物,如小儿抗病*口服液、病*灵等;如果发烧比较厉害,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重症病例,尽量留院观察或住院监护治疗。
对症护理
护理方法
发热护理
体温高于38.5度或低烧精神不佳时,推荐使用泰诺林(乙酰氨基酚)或美林(布洛芬)
口腔护理
推荐较凉的水、稀粥、面条等流质、半流质食物;饭后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用棉签蘸水擦拭口腔。
皮疹护理
如果宝宝有痒感,皮疹未破溃,可在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皮疹破溃,可涂抹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剂
09
中医可以治疗手足口病吗?
答:中医中药在治疗手足口病上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当疫苗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造成肺卫失和或*邪蕴积于脾,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出现上述的临床特征,同时可伴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症。中药治疗本病疗效颇佳,既能消除、缓解症状,又可缩短病程。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化湿凉血疗法,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六一散等。
10
手足口病好了多久不会传染?
答:得了手足口病之后会有一个隔离期,一般确诊为手足口之后会隔离两个星期左右。基本上两个星期以后手足口病也都愈合了,之后就没有一定的传染性了。所以得了手足口病大概半个月以后就没有传染性了,可以正常的出去玩或者生活。基本上也不会影响其他的小朋友了。
11
除了常见症状,是否有其他不常见的症状?
答:有,比如说指甲脱落。部分病例在病后2~4周,甚至更长时间后有甲脱落的症状发生。只是甲脱落时孩子不痛不痒,无任何明显不适,而且多先从甲根部、甲中部偏近端开始空甲或破坏、变白,然后慢慢与甲床分离渐至整个甲脱落。年颁布的指南中提到了甲脱落是手足口病恢复期的表现之一。
12
成年人会得手足口病吗?
答:会。手足口病好发人群多为5岁以内的孩子,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但这不意味着成年人就不会得。虽然发病率低,但不代表是零概率。和儿童相比,成人的手足口病症状并不严重,不会导致明显的并发症。年11月知名歌手林俊杰就因“得了5岁孩子才得的手足口,嘴里长了70多颗溃疡”上了热搜。
13
手足口病会不会造成死亡?
答:手足口病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一个轻症,就是说他可能在口腔、手脚、膝盖、臀部会出现一些红疹或者疱疹,孩子可能有个轻度的低烧,或者有一过性的高烧,像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没有什么生命危险的。但是因为有的孩子,手足口发病的年龄较小,特别是不到两岁的孩子,可能会有并发症,叫病*性脑炎,一旦并发了这个病*性脑炎,没有及时的控制的话,就可能会引起死亡。
14
什么疫苗可以预防手足口病?
年1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预防手足口病EV71疫苗上市,及时让孩子接种,可有效防控由EV71病*引起的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别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15
什么年龄接种疫苗为佳?
6月龄到5周岁的婴幼儿均可接种EV71疫苗。建议满6月龄的儿童越早接种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中间间隔1个月即可,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16
去年给孩子打了疫苗,今年还需要打吗?
答:完成一个疗程两次接种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年打。6个月到5岁以下儿童接种。
17
孩子打了疫苗后就不会得病了?
接种疫苗后孩子仍有可能患手足口病。目前的EV71疫苗仅指肠道病*71型灭活疫苗,而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可多达20多种,所以接种后并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
18
曾经发过手足口病,还会被传染吗
答:可能还会再次患病。
19
患过手足口病的儿童还有接种疫苗的必要吗?
答:有必要!手足口病不一定是EV71感染所致,因而患过手足口病的儿童还是有必要接种(重症患儿除外)。
20
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
①保持室内通风,可降低空气中的病*含量;
②饭前便后洗手,大人和孩子都一样;
③避免接触病人: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
④多喝水,清淡饮食,每日正常排便;
⑤注意食品卫生: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少吃热性食物,比如芒果、榴莲、坚果、巧克力等;
⑥少去公共场所,易发生交叉感染,比如海洋球池、摇摇车。
⑦接种EV71疫苗,6月龄~5岁的宝宝,分2剂次间隔1个月。
⑧生病后要隔离:不仅要预防孩子感染,当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出去感染别的小朋友,建议把生病的孩子限制在家里面,至少等到身上的疱疹里面的液体都干了(大约1周)才能出门,等孩子完全恢复正常后1周再出门更好(大约2周)。
中医预防方子:金银花5g、连翘5g、芦根10g、淡竹叶10g、薏米10g、茯苓10g、太子参5g,煮沸20分钟代茶,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饮用,连服3-5日(如有蚕豆病者去银花),适用于5岁左右儿童。
两则特殊手足口病病例:
病例1
患者都彭XX,男,12岁,患者于9月7号傍晚出现发热、咽痛来诊,体温39,心率92,呼吸25,律齐,血压没有测,检咽不红,无疱疹及糜烂,心肺(-),腹部(-),四肢无异常体症,神经系统检查阴性,拟诊:发热待查;用药如下:0.9%NSML,头孢噻肟钠3克,皮试。5%GSML,利巴韦林0.3,VC1.5点滴。银翘解*颗粒一包,每日三次。
第二天复诊,体温38.5,心率90,呼吸23,律齐,不咳嗽,饮食一般,二便正常,心肺(-),腹(-),查咽见后壁大量的红丘疹,部分已破溃见糜烂面,充血(++),上腭粘膜未见异常,左手中指可见一处疱疹,不高出皮肤,周围有红晕,中间疱疹可见黄色分泌物,有痒感,神经系统检查(-),诊断:疱疹性咽峡炎,用药同上。并用中药银翘散加减。
第三天患者双手掌、脚掌出现大量的红疹,不高出皮肤,瘙痒剧烈,并可见部分出现疱疹,周围有红晕,咽喉见大量的,绿豆大小的溃疡面,充血(++)体温38,未出现新的阳性体症。处理同上,扑尔敏片4mg口服,每日三次。银翘散加减。
医院检查确诊是手足口病,体温已经正常,瘙痒已经明显减轻,嘱咐继续口服银翘散颗粒,阿莫西林胶囊二天。
这个病例我一直到第三天我都没有肯定他是不是手足口病,因为手足口病的疱疹是不痒或者微痒,但患者是痒得大哭,痒到叩击木板来缓解痒感,但疱疹形状就像手足口病的疱疹。如要确诊,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来源:基层医生网论坛会员“喜欢”)
病例2
患儿,男,5岁。高烧入本诊所就医。PE:T40度,HR25,P,由于年幼血压未测量。扁桃体未见红肿,咽峡部有红色小疱疹。身上其他部位未见皮疹。患儿同时有流涕,少咳等上呼吸道症状。有些轻微的烦躁。当时笔者以“咽峡炎”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炎琥宁、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点滴。美林口服。
次日上午复诊,体温正常,但是患儿从眼睑处开始一直到全身都有密集的红色小丘疹,同时伴有剧烈的瘙痒,患儿不停的吵闹,本人以为是由于某种药物过敏导致的过敏性药疹,给予氯雷他定糖浆5ml/天。
第三天早上又来本诊所,一看情况和昨天大不一样,面部以及躯干部,四肢的皮疹全部消失了,但是手上、足、屁股上全是小丘疹,手心也有,同时高烧。医院进一步检查,我也完全赞同。中午打电话告诉我,医生诊断是手足口病。我有些愕然!因为一月前该患儿由于手足口病在本诊所治疗过,怎么短短时间内再次感染。不知各位同事否遇到过类似的病例,我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来源:基层医生网论坛会员“流泗村医”)
作者:刘露
来源:红杏e生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