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一并抓好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如手足口、诺如、水痘等季节性传染病预防和保健工作,我园认真部署学期末各项工作。紧绷安全健康弦,时刻保持紧迫感、高度树立责任意识,狠抓流行病防控。
新冠疫情防控
会议精神传达
按照上级指示和相关文件要求,我园严格按照“两案十三制”工作要求,幼儿园多次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及校园传染病专题会议,向各部门负责人及全体教职工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提出关于传染病防控相关要求,并督导落实相关工作任务。
NO.3
认真排查中、高风险区返宜人员
做好幼儿健康信息管理
随着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为警惕本园在外务工家长系中、高风险区人员,我园加强对中、高风险区返宜及接触现象的信息排查,并反复多次提醒家长从宜昌市外返宜人员主动到村组及社区报备,假期不要带幼儿外出,尤其是中、高风险区。做到人员排查到位、管控提示到位!
加强对病假幼儿的追踪,确保生病幼儿到权威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追踪。
严格落实晨午晚检要求
增派人手,认真把好幼儿和师生晨午晚检关,对每个家长查验扫码、戴口罩情况,落实校园封闭管理要求。
重视个人卫生教育与环境卫生消*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能有效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在疫情及流行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园加大力度整治环境卫生、严格各项消*要求。教育幼儿勤洗手、正确洗手、正确戴口罩、认识常见传染病以及初步了解防护措施。
CHRISTMAS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小知识
常记心间,健康一路同行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以下特征:
1.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2.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
3.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4.肠道病*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急性起病,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5.病后不久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6.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7.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图片
人肠道病*传播方式
粪-口途径传播:唾液与粪便
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
接触传播
一般人肠道病*在呼吸道飞沫中可存留约一至三周,而经胃肠道的粪便排泄可达到二至三个月以上。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
不接触手足口病人和被污染的用物(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全年均可发生,多发于4~8月份,6-7月是发病高峰)
2
I
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
15字方针: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诺如病*
诺如病*感染主要引起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2天。普遍感到病情严重,一日多次剧烈呕吐。症状一般摄入病*后24-48小时出现,但是暴露后12小时也可能出现症状。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
怎样预防诺如病*感染
1
1预防诺如病*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
2
15字方针: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勤通风晒衣被
3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防止肠道病*的传播。
什么时候要洗手
1、在与患者接触后,
2、触摸眼、口、鼻前,
3、打喷嚏或咳嗽后,
4、吃东西前,入厕后,(饭前便后)
5、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
6、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电梯按钮后、
7、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8、小朋友还应知道以下几方面也要洗手:
①吃饭前②体育课或绘画等活动后③玩玩具或游戏后等都要洗手。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