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预防冬春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
TUhjnbcbe - 2021/2/13 9:59:00

预防冬春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冬春季节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3、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

4、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积极预防传染病是每一位师幼、家长共同的责任,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请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幼儿园杜绝幼儿带病来园,若幼儿患有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等传染病,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老师,不要隐瞒幼儿病情,延误幼儿园消*时机,避免交叉感染。

2.勤洗手、戴口罩、居家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幼儿医院痊愈证明方能返园。

3.要注意增减衣物,按时作息,保证睡眠,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5、尽量避免接触传染病人,按计划接种疫苗。

幼儿是每个家庭和社会、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幼儿的健康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呵护。家长们,让我们齐心协力,勤加防范,科学防治。最后,恭祝全体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台儿庄区实验幼儿园

年1月18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预防冬春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