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宝宝发热,家长要知道
TUhjnbcbe - 2021/2/3 10:21: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402684.html

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不外乎是受到病*或病菌感染,例如感冒、流感、尿道感染等,这些感染案例在1岁以前很常见。小宝宝发烧,新手父母往往就慌了手脚,半夜挂急诊的情况时有所闻。最近又是流感很严重,作为父母都一样的,只要小孩生病了都会又紧张、又心急,就觉得宝宝生病宁愿自己生病,那么作为家长的就应该来了解一下宝宝发热要知道那几点常识。

来说说有哪几点:

发热仅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不管是什么疾病都可能会有发热表现;2.在发热时,体温40度时并不比体温38度的更重;3.发热时的抽搐并不是体温过高就会出现,它与基因有关,很多时候在38.5度时可能就出现抽搐了,所以,过去的诊断名称‘高热惊厥’现在已经不用了,改为‘热性惊厥’;4.小儿发热多是由于细菌病*的入侵,因此,在细菌病*没有被消灭前,发热是会持续一段时间的,一般会有3天左右;5.发热时会因心率、呼吸增快及皮肤蒸发而丢失水分,因此,补充水分很重要,有时体温难退,就是体液不足的原因。有人会认为,治疗时输液比口服用药有效,可能就是输液补充了体液的原因;

6.退热药在儿童中推荐的仅有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两种;7.退热药是针对高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是在宝宝体温超过38.5℃,同时伴有精神状态不佳时考虑服用退热药;8.退热药针对的是体温而非病原,在病原未除之前,退了热还是会反复的,所以说,吃过一次退热药往往不能解决发热反复的问题;9.退热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而退热;10.退药针并不推荐儿童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年初已提出修改注射用的赖氨匹林说明书意见,16岁下儿童均需慎用。以上几点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的了解清楚,以备不时之需,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到大家。最后,祝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及何时就医呢?

1测量: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如何判断宝宝发烧?是新手父母一定要学会的功课。由于传统体温计含汞,目前已经全面禁止使用,现在普遍以耳温枪测量耳温做为测量宝宝体温的主要工具。每次测量耳温,应该是两耳都要测量,如果发现两边耳温相差0.5度,则应该以耳温高的结果为依据。由于新生儿(0~3个月大)的耳壳较小,血管收缩比较敏感,例如吹了冷风就易引起血管收缩,这时测得的耳温结果可能不准确。建议父母可以将耳温枪放在宝宝背部测量,耳温或背温超过38℃以上就算是发烧。此外,门诊中常有父母测得宝宝体温偏高,约37.8℃,就急着带宝宝来看诊,结果却发现是因为给宝宝穿得太多导致体温增高。这里提醒父母,在宝宝大哭之后、穿很多衣服或是冬天吹过冷风之后,测量耳温的结果会不太准确,建议应优先安抚宝宝、减少衣服件数、避免处在气温低的环境中,待30分钟之后再测量一次。不过,就算宝宝穿得再多,通常体温也不会超过38.5℃以上,因此,若测量结果超过38.5℃,还是必须怀疑有感染的可能,而不是单纯穿得太多引起体温过高。

2观察:父母第一时间该做的事确认宝宝发烧了,父母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大部分父母会立刻给宝宝吃药退烧、接着第一时间挂急诊。发烧虽是生病的警讯,但也是人体免疫机制的正常反应,当人体受到病*或细菌入侵,会自动将体温提高以杀死病*、病菌,因此,发烧其实是人体免疫系统为了杀菌所产生的自然防御机制,了解这一点之后,父母面对宝宝发烧,医院挂急诊或是给宝宝吃特效药,想要让宝宝赶快退烧。当宝宝发烧时,并不需要立刻挂急诊(但若是3个月以下新生儿,或是第一天发烧体温就超过40℃,或是烧退了之后又再度发烧超过39℃二至三天,应立即就医。),其实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很多,有些病菌或病*感染有潜伏期,即使立刻送医,医生也未必能马上从发烧症状来正确判断疾病,多数是以症状治疗及观察为原则。举例来说,宝宝感染婴儿玫瑰疹的典型症状是反复发烧3~5天,发烧时宝宝会感觉不舒服,但只要烧退了,又会恢复活动力,像是这类情况,如果父母了解原因,就可避免让自己过于紧张或担心。所以,父母应该学习观察并掌握送医的警讯,才不会让自己惊慌失措。

哪些疾病会引起宝宝发烧?婴幼儿期常见的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肠病*、疱疹病*引起的口腔炎、轮状病*、肠胃炎等的机率增加,这些疾病都会引起宝宝发烧。此外,婴儿玫瑰疹、川崎氏症,或是细菌感染,例如中耳炎、肺炎、扁桃腺发炎等,也会引起发烧症状。

3就医:这些情况需立即送医上篇提到宝宝发烧需不需要就医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判断。3个月大以下宝宝发烧第一天发烧体温就超过40℃或是烧退了之后又再度发烧超过39℃二至三天但宝宝满3个月大之后,父母可以观察宝宝退烧之后的活动力、有没有伴随其他症状,例如咳嗽、呕吐、腹泻、嗜睡等,如有则应立即送医。但如果宝宝退烧之后活动力良好,吃了退烧药之后,可以先观察一两天,若再度发烧,只要体温仍在39℃以下,可先退烧后再继续观察;但若再度发烧到39℃以上,应立即就医。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还未发展完全,因此,如果有发烧症状,只要超过38℃都应该要立刻就医。此外,宝宝3个月大以后,发烧超过39℃且合并有倦怠、食欲差、嗜睡等症状,超过10%可能是由严重的感染所引起的,例如败血症、脑膜炎、尿道感染等,通常建议住院检查以确认原因。

发烧症状持续要当心:如果宝宝有反复发烧的情况,父母该如何处理?病*感染引起的发烧症状,通常在2~5天内会退烧,但如果发烧症状断断续续超过3~5天,可能合并有细菌感染,或是中耳炎、肺炎等其他病症,有这些情况应返诊确认原因。此外,伤口感染(例如蚊虫叮咬)、蜂窝性组织炎也会引起发烧,若伤口有红肿热痛现象且合并发烧症状,可能有细菌感染疑虑,也应就医。通常发烧3~4天以上,患者合并有头痛、呕吐的症状,须当心可能是脑膜炎,肠病*感染也会引起脑炎,导致脑压上升,所以,父母要提高警觉,注意宝宝若合并有其他症状,且活动力变差、昏睡,都应赶紧就医。一般来说,因病*感染而引起的病症,病程在3天至1周内会痊愈,如果发烧超过1周还没退,或是烧退了之后,其他症状(咳嗽、呕吐、腹泻)还持续存在,建议返诊检查确认原因。宝宝生病通常都是以症状治疗为原则,但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例如烧退了,但咳嗽还没好,有可能会演变成支气管炎。此外,宝宝感冒、咳嗽超过一周,也有可能是霉浆菌感染,此病菌是除了肺炎链球菌之外,在2至5岁幼儿发生率次高的感染,若是霉浆菌感染,用对药就能改善,所以,烧退之后如还有其他症状持续超过1周,建议父母仍应带宝宝返诊,再给医师评估。

4看护:宝宝发烧,需不需要立刻退烧?有些父母当心宝宝发烧会烧坏脑袋,而急着退烧;但也有些人认为,应该让宝宝靠着自身的抵抗力,不需要退烧。两种做法到底哪一种才是对宝宝最好的处置方式?针对以上两种做法,医生都会表示父母应了解发烧不会烧坏脑袋,即使宝宝发烧到40℃,发烧症状并不是造成宝宝脑部受损的元凶,过去在医疗不发达的年代,因为不了解引起宝宝高烧不退的原因,所以才会误以为发高烧会烧坏脑袋。当人体受到感染时,体温就会高起来,若细菌或病*跑到脑部引起脑膜炎、脑炎等病症时,就可能会造成脑部功能受损,也就是俗称的烧坏脑袋。所以,提醒家长,小宝宝发烧若还有昏睡、大宝宝甚至会喊头痛、高烧不退、伴随呕吐等症状时,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应尽速就医。轻微发烧可采用物理性退热方式:至于宝宝发烧时要不要立刻退烧?刘明发医师认为,父母应了解使用退烧药物的正确方式,并观察孩子的情况来判断。如果宝宝有体温偏高情形,但活动力良好且食欲不差,父母不必急着让宝宝吃药退烧。举例来说,若测量孩子体温37.8℃,可以多喝些水,减少衣服件数,并将环境温度调低。也可以给宝宝泡温水澡,约10~20分钟,帮助舒缓体温偏高的不适。此外,最令父母头疼的是,宝宝发烧通常都在半夜,这时候,父母应记下宝宝发烧的时间、测量体温,并可以先给予退烧药,医院挂急诊。轻微发烧可以考虑采用物理性退热方式,例如退热贴或水枕。不过,6个月以下宝宝不建议使用冰枕,容易引起头部温度过低。

正确使用退烧药物:测量耳温超过38℃就算是发烧,但通常建议若孩子很不舒服且体温超过38.5℃,可以先吃一些能快速退烧的药物,剂量需依照宝宝体重调整,不清楚可先咨询小儿科医师。另外,吃了退烧药之后,超过2小时还是没退烧,且体温超过39℃再使用塞剂或非类固醇退烧药,塞剂的剂量也必须依照宝宝的体重调整。此外,如果烧已经退了,就不需要再吃退烧药。无明显原因发烧应立即退热:有些宝宝的发热并非持续性,发烧前夕也没有明确的体征和原因,从时间上来看,也不是智慧热等生理性原因。大多数家长对这种情况都很棘手,医院?是否在家里进行物理降温?综合本文的观点,因发烧就诊基本是既定结果,但是家长在送医就诊前需要了解清楚自己宝宝的状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看护都是最正确的选择。

母婴护理培训(全国招生)

上海*府补贴、指定的母婴护理(月嫂)培训学校,面对全国招生。学费元,提供住宿被褥(每天收费20元)。学期6-9天,考试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全国通用的母婴护理证书,在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局的网上可以查询。毕业后推荐工作。月薪最低以上。要求:女,有文化,年龄20-55周岁。

、电话联系小金老师:

蓝咪儿母婴护理就是好

创造爱*传递爱

月嫂*育婴师*育儿嫂*保洁阿姨*老人陪护*钟点工

6重服务保障

%实名认证

%健康体检

%联网备案

%家*保险

%技能培训/审核

%约内不满意免费调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宝发热,家长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