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等特点,5岁以下幼儿常见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9-11月为此高发期。
02
手足口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有很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以防治的。
03
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大多数宝宝发病时,往往会先出现低烧或高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疱疹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宝宝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04
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不吃生冷和未煮熟的食物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
3.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要经常通风,勤晒被褥,对物品采取预防性消毒。
节假日期间,爸爸妈妈尽量少带宝宝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区域,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预防做得好,宝宝生病少!
点击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