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诚宣传勤预防新源小学年关
TUhjnbcbe - 2020/12/2 13:51:00

新源小学年关于加强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容易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暴发性流行。最常见的传染病有诺如病毒感染性性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流感、肺结核、水痘、麻疹、风疹等。为了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给家长介绍一下预防传染病的一些知识!

一、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途径多样的特点,极少量的病毒便可引起发病,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

其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都是诺如病毒暴发的高峰期。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一般为12-48小时。

其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其中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恢复后无后遗症,但严重者可因腹泻脱水致死,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即是粪便污染,经口食入引起的传播,也可以通过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形成的气溶胶传播,在密闭场所中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隐性感染者和患者均为传染源,但主要为患者。患者病后3-4天内从粪便排出病毒,其传染性持续到症状消失后2天。

诺如病毒防控宝典

(一)病人护理宝典

隔离:医院隔离治疗,要使用单独的饮食、生活用品(包括马桶,痰盂)。

防护:处理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时一定要戴乳胶手套和医用防护口罩,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的物品后及时洗手。

消毒:暴露在学校教室、家庭等地的呕吐物应先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全面覆盖,再倒mg/L~mg/L含氯消毒剂在一次性吸水材料表面,消毒5~10分钟后再清理;使用过的洁具也应彻底消毒。

(二)学校机构的防控宝典

1.加强传染病健康宣教工作,督促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掌握“六步洗手法”,同时做好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病愈返校、通风消毒等措施。

2.班级及校园内有学生呕吐时,授课老师应告知其他同学远离呕吐物,并及时向校医汇报,配合校医及保洁人员规范处理呕吐物。发病学生应通知家长带发病学生就医与回家休息。

3.做好校园内环境消毒,厕所、公用通道和教室的消毒,同时应注意对桌面、楼梯扶手、门把手等易污染部位每日消毒。

二、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原虫等导致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传染源主要是腹泻或带菌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人对此病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及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预防:

1.搞好食品卫生,严格进行饮用水和食具消毒。2.学生到学生食堂就餐,不要在无证摊点用餐。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自带食品用具,实行分餐制。4.用84液彻底消毒可疑被病源体污染的物品,如门窗桌椅、地面、衣物及洗嗽进餐用具等。5.清扫卫生死角,保持室内整洁干净。

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传染源为带菌者或病人,借飞沫直接由空气传播,人对本病普遍易感,发病者主要为儿童。

临床表现: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淤血淤斑,在病程中淤点可迅速扩大,狂躁及惊厥,甚至神志淡漠或昏迷。

预防:

1.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清扫周围环境与室内卫生。

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3.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4.该病流行时尽量避免大型集会或集体活动,外出应尽量戴口罩。

5.注射流脑菌苗,提高主动免疫力。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儿童易感,成人亦见。

临床表现:以耳垂为中心肿胀,向四周扩展,边界不清,皮肤紧张发亮,灼热并有触痛。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出现胀痛或感觉过敏。通常一侧肿大,也有两侧同时或先后肿大者。部分患者在耳下部肿胀前1-2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全身不适等,易并发脑膜炎、脑炎、睾丸炎或卵巢炎、胰腺炎等。

预防: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不要对着别人。

2.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家庭等要经常保持充分通风换气。

3.出现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及时就诊,立即住院隔离治疗,居住过的教室、宿舍等要进行喷雾消毒。

4.建议学生接种腮腺炎疫苗。

五、结核病

结核病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排出的病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经呼吸道传播。生活过度疲劳、紧张、抵抗力低下及生活贫困、居住拥挤人群对结核病易感。被感染的人中每10人约有1~2人会生病,既使不马上发病,但一生中都有发病的可能性。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一年内传染10~15人。

主要症状:咳嗽咳痰超过三周、咳血或发热胸痛超过三周,如出现上述某一症状应想到自己是否患了结核病,医院检查。

预防:

1.早期发现结核病,及时治疗减少传染性。

2.要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

3.提高身体自身免疫力。

六、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突然、迅速蔓延、发病人数多,流行过程短,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患者,病初2~3天传染病最强,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起病突然,可有头痛、发热、畏寒、乏力、面颊潮红及全身酸痛等症状,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后渐降,发热消退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喷嚏、鼻塞、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咳嗽、乏力可持续1~2周,抵抗力差者可并发肺炎,或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

七、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类为唯一自然宿主,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过麻疹疫苗者易感。

主要表现为:3~5日的发热、乏力、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出疹,淡红色皮疹,顺序依次为耳后发际→面颈部→胸背部→手心足底,治疗好转后皮疹按出疹顺序依次隐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麸脱屑。

八、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病人为唯一传染源,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5~9岁儿童易感。

主要表现为:1~2天发热流涕等较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初见面颈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布满躯干、四肢,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皮疹。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也不脱屑。

九、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传染性很强,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

主要表现:出疹前1~2日可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四肢少,是向心性分布,开始为粉红色针帽大斑疹,数小时内变成点疹,再经数小时变成水疱、结痂,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特点。

流感、麻疹、风疹、水痘的预防:

1.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2.病人不要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3.在疾病流行期间不要集会,尽量不到人多的场所去。4.不要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网吧)长时间停留。5.主动接受疫苗接种,提高主动免疫力。6.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7.被水痘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空气、被服和用具,应利用通风、紫外线照射、暴晒、煮沸等方法消毒。

学校是人口密集、人员接触密切、传染病高发的场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不仅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也是减少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撰稿:张娓萍

审核:林恩芳

王卫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诚宣传勤预防新源小学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