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fowlerii)引发的原发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amoebicmeningoencephalitis,PAM)全世界都有报道,一般有夏天死水塘游泳史,死亡率达95%,病程常于72h内迅速进展。这种环境中自由生活的阿米巴经鼻、筛板进入中枢神经,开始局限于嗅球,随即脑内播散引发脓肿坏死。临床早期表现为严重的搏动性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随即癫痫、昏迷。实验室检查表现中性粒细胞增加,脑脊液呈细菌感染性脑膜炎表现,但革兰氏染色由于固定阶段阿米巴被破坏,没有阳性发现。脑脊液湿片寻找阿米巴滋养体有助诊断,PCR能有助于确诊。影像学表现严重脑水肿。
新英格兰杂志年9月10日报道了一例阿米巴脑膜脑炎(EnglJMed;:.DOI:10./NEJMicm)。44岁男性,因意识模糊咳嗽1天急诊就诊,6天前在印度室内游泳池有游泳史(自由生活阿米巴一般在天然、淡水、封闭非流动水体内生活,海水、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水很罕见),就诊时体温39.8°C心率次/分钟,对问话无反应,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没有颈项强直,没有皮疹。脑脊液浑浊有核细胞个/微升,中性粒细胞占91%,葡萄糖4.8mmol/l(正常参考值2.2至3.9mmol/l),蛋白质mg/dl(正常参考值10to45mg/dl).按细菌性脑膜炎经验使用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脑脊液进行湿片瑞氏吉姆萨染色(Wright–Giemsastain)检查发现阿米巴滋养体,PCR核酸检测确定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虫(Naegleriafowleri)。虽经积极治疗患者5天后死亡。
提示:不要在看似干净的自然淡水水体内游泳,尤其是不流动的封闭水体,热带地区游泳池应该消毒循环过滤池水。阿米巴脑膜脑炎很考验医生的水平,见多识广最关键,脑脊液很像细菌感染,但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不下降,中性粒细胞对吞噬病原体无能为力,以及阿米巴在常规制片过程中被破坏无法看到。阿米巴脑膜脑炎感染路径是经鼻、筛板进入颅内,感染灶重点在前颅底。
图1: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
A插图:浑浊的脑脊液;B插图:脑脊液湿片瑞氏吉姆萨染色,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包绕的阿米巴滋养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