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校园安全学习安全常识创建平安
TUhjnbcbe - 2020/11/10 17:25:00
01预防杨絮、柳絮安全常识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杨柳絮飘飞的高峰期,鹅毛般的杨柳絮开始漫天纷飞,犹如片片雪花,又似一块块小小的棉花糖,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创造“美景”的柳絮,不仅给出行和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成了春日里最嚣张的“引火犯”,造成了不少的火灾事故,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影响。

真实案例

案例一:年4月18日,家住房山区青龙湖镇的吴女士清扫完自家院内的柳絮后焚烧。火势突然增大难以控制,最终引燃旁边的乐器厂,烧毁了厂房内多件珍贵乐器。

案例二:年4月26日,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一超市老板试图通过燃烧的方式清理后院堆积的杨柳絮,不料火势迅速蔓延,引燃了其后院的库房,过火面积超过了50平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NO.1

忌玩乐

大家不要以点燃柳絮取乐,特别要加强孩童教育,防止因贪玩点燃柳絮造成大火。

NO.2

勤打扫

发现柳絮积聚,要加强清扫、掩埋,并多在地面洒水降燥,以免留下火灾隐患。

NO.3

重防控

朋友们要杜绝随手乱扔烟蒂的陋习,一定要在确认烟头完全熄灭以后再将烟头丢弃。工厂的锯切、抛光等工序车间特别要防止火星引燃飘入的柳絮,可采取勤加打扫、配置纱窗等方式清除、阻断柳絮,以免柳絮引火“作案”。

小小柳絮不仅是火灾隐患

还让不少过敏体质的人苦不堪言

为了躲避柳絮的“袭击”

不少人从头到脚“全副武装”

那么,在春季到底应该如何预防柳絮过敏呢?

“柳絮大作战”

“武装”出门

1、戴口罩

2、戴眼镜

3、穿外套

勿在室外久留

白天尽可能少待在室外,要做户外活动及各种运动项目时,尽可能选在柳絮指数最低的时候。

清洗鼻腔

对柳絮敏感的人,每天清洗鼻腔2-3次。药店、医院可以买到清洗鼻腔的专门的洗鼻器。

勿在室外晾衣

尽可能在屋内晾干衣服(用干衣机更好),不要在室外晾衣服,否则衣服、被单、床单等容易沾染柳絮。

小小柳絮也有大大的安全隐患

如何正确对待柳絮漫天的四月

这些小贴士您都记住了吗

让我们行动起来

避免柳絮引火“作案”

02夏季消防安全常识

 

 一、学生不得玩火,不可以随身带火种:

1、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

2、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

3、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二、在火灾现场,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地逃离:


  1、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


  2、如果楼层已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


  3、多层建筑火灾,如楼梯已经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逃生。


  4、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5、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可用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


  6、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7、要发扬互助精神,帮助老人、小孩、病人优先疏散。对行动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绳子布条等吊下。


  三、及时灭火: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四、及时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03夏季预防雷电常识

夏天经常雷雨轰鸣,下雨打雷时要注意:


  1、不要蹲在露天处,尤其是高处,要远离电线杆,水塔等高层建筑物。


  2、雷电时最好拔掉电源插座。


  3、雷电时最好不要外出,要关好每间屋子的门窗。

04夏季预防中暑常识

中暑是怎么回事?


  中暑是人持续在高温条件下或受阳光暴晒所致,大多发生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劳动、集会、徒步行走时。轻度中暑会感到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口渴、恶心;重度中暑可能会伴有高烧、昏迷、痉挛等。


  户外活动如何防止中暑呢?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远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带够充足的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2、降温。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医院诊治。


  预防中暑还应注意哪些?


  1、夏季课间活动量不宜大,要避免剧烈运动。活动量大流汗就多,容易中暑。


  2、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人们的睡眠不足,午睡能够有效地补充睡眠,同时可以避开中午高温期,减少中暑的可能,不仅对健康有益,而且能够保障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

05夏季预防传染病常识

夏季常见儿童传染病

夏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而孩子们身体较为脆弱,更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在夏季有哪些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一起来看看吧。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很强。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症状。

2、疱疹性咽峡炎

儿童疱疹咽峡炎常见于1-7岁儿童,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夏季为高发季节。但其主要传播途径除了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所以常常会引起同游玩的孩子一同发病。除了咽峡部疱疹外,常常伴有高热、咽痛、头痛、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等。

3、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解便常常夹杂粘液、甚至脓血,便意急切,解便后又始终觉得没有解干净,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又因为这种疾病常常会因为食物源引起,常常还可以出现幼儿园、小学班级集体发病的情况。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4、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由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常伴突发高热、恶心、意识障碍、惊厥、呕吐、嗜睡、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对乙脑最好的预防就是防蚊灭蚊,及时接种乙脑疫苗。

5、传染性结膜炎

该病常常突然出现眼部烧灼感,疼痛、眼皮红肿、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双眼充血、甚至出现眼睑肿胀等。

传染性结膜炎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注意卫生是预防的重点。

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方法

当然夏季常见流行病还有很多,例如流脑,水痘,风疹等等,不同的传染病治疗不同,但是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似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预防,减少学生患传染病的几率:

1、常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手,不用手揉眼,不随地吐痰,勤换衣、晒衣被,婴幼儿奶瓶定期消毒;

3、夜间做好防蚊工作,尤其是外出游玩时。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可一定程度防止皮肤感染、减少蚊虫叮咬;

4、科学喂养、增强免疫力,注意合理蔬果、粗粮搭配,避免进食过多高热量食物以做到营养均衡;

5、随时根据天气变化穿衣,降低感冒几率;

6、适当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使得孩子更少出现高烧的情况;

06夏季饮食安全常识 

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同学们应高度注意食品卫生安全,谨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1、购买食品要仔细查看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尽量选择新鲜、贮藏时间短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


  2、不采购未经检验的肉类、死因不明的禽类和水产品。不购买路边“无证”摊贩售卖的熟肉、凉拌菜、凉皮等食品。


  3、夏季食用生食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较大,少吃或不吃炝虾、毛蚶、醉虾、醉蟹等生食水产品。


  4、加工好的卤菜和熟肉食品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应充分加热。


  5、加工凉拌菜的蔬果一定要洗净消毒,现做现吃。不私自采食瓜果蔬菜和野生食物。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

6、建议同学们平时尽量少吃冰淇淋,雪糕等,多喝些凉白开,既能补充水份,又能解渴。

 7、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医院救治。

07夏季预防溺水常识

防止溺水要做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08乘坐接送学生车辆安全常识

1、上车后按确定的座位就坐并系好安全带,听从随车照管人员,不随便走动,不大声喧哗,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2、车内不吃喝零食饮料,不乱涂乱写,不乱扔纸屑等杂物,保持车内整洁。

3、爱护车内设施,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

4、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品及容易伤及自己和他人身体的物品上车,带伞的要把伞尖朝下妥善安放。

5、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爱护幼小同学。不得有任何危害其他学生安全的行为。

6、尊重司机,行车途中不得有任何干扰司机的行为。

7、接送点与家的途中靠右行,候车时不追逐打闹、嬉水玩耍,并注意各种安全隐患。下车过马路,必须等接送车辆驶离后,观察左右车辆,伺机安全通过。

8、家长按规定做到每次有家长或委托的成年人接送至候车点,并负责途中安全。如果因故未能乘上接送学生车辆,应由负责接送的成年人直接安全送到学校。学生当天不乘坐接送学生车辆,家长要及时通知学校相关人员。

生命是美好的,也是最宝贵的,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让我们一起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祝愿大家每天平平安安到校,高高兴兴回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校园安全学习安全常识创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