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夏伊始,绿叶成荫,骄阳似火,各种细菌和病毒也按捺不住寂寞要与我们“共舞”,疾控君温馨提醒您,有五类疾病和灾害需及早预防。
0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肠道病毒EV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最常见,其中EV71型较易引起重症病例的发生。5岁以下儿童多发,主要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密切接触是其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健康提示:
(1)EV71疫苗能预防EV71相关的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能显著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家长们可前往具有疫苗接种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自愿、自费接种。
(2)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指导儿童掌握“六步洗手法”。
(3)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奶瓶、奶嘴及孩子常用的餐具应经常彻底清洗消毒。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
02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形感染。乙脑起病急,病变范围较广,脑及脊髓均可累及。我省乙脑病例多集中于每年的7~9月,与夏秋季的气温、湿度适宜蚊虫滋生,有利于乙脑病毒在蚊虫体内的繁殖有关。
健康提示:
(1)乙脑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的主要措施,目前国内外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均可用于8月龄以上的儿童及成人。①乙脑灭活疫苗免疫程序为四针法,乙脑减毒活疫苗免疫程序为两针法,目前我省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②鉴于当前成人乙脑高发的情况,推荐农村地区40-74岁人群于乙脑流行季前(7月前)在“知情、自费、自愿”原则下进行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或2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③推荐*、西藏、青海等非疫区来的大一新生以及非疫区前来务工或旅游者在“知情、自费、自愿”原则下接种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或2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
(2)应做好防蚊、灭蚊。家居环境中可以使用纱门、纱窗、蚊帐防蚊,室内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用卫生杀虫剂驱蚊、灭蚊。
(3)搞好家庭和畜(禽)舍环境卫生。家庭应清扫卫生死角,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滋生的各种水体,居民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花盆的托盘积水也要及时清理干净。
(4)外出活动时应避开蚊虫喜好的阴暗隐蔽环境,穿浅色长袖衣裤,也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
(5)一旦出现乙脑疑似症状,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03
狂犬病
健康提示:
(1)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办理养犬登记证,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
(2)在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4)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
(5)相比之下儿童被咬伤更为危险,被咬的伤口深而严重,部位越靠近头、颈、面、手部越危险,需要特别重视,必须严格冲洗伤口、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选用更高效的疫苗并按程序接种。
04
食源性疾病
气温的升高,食品容易腐败变质,各种食源性疾病暴也频繁发生,同时随着高/中考结束、暑假的来临,需要注意外出聚餐、游玩增多可能导致的食物中毒风险。
健康提示: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同时应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2)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3)在外就餐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尽量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生水,不吃腐烂的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如需使用,需彻底加热。
(4)一旦发现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症状者,医院就诊。
05
洪涝灾害
进入夏季,降水强度增大,易出现洪涝灾害,不仅会对民众出行和生活造成困难,更对传染病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健康提示:
(1)出行前也应提前了解气象和路况信息,恶劣天气应避免出行,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注意交通安全。还应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