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第二章文化八卦放大镜iwpbdbmy
TUhjnbcbe - 2020/6/24 11:08:00

第二章


    文化八卦放大镜


秧姬: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是种有用。榫子:不懂文学的,就说科学有用;懂*治的,就说文学没用;科学,文学,*治俱不懂的,就说实业的法子有用。秧姬:八哥先生您好,您连续7年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想对莫言说什么?喂饲忒八哥:永远不要拿自己的名字做国与国之间*治斗争的祭祀。莫言说自己的名字是种讽刺,可我要告诉莫言,日本的大江健三郎连续五次推荐莫言,文字的感召力是跨国界的。敌国也有朋友。榫子:大江健三郎对日本右翼的认识是站在日本国民和人性的角度上看的。而且也只是在《冲绳笔记》里提到了点。大江健三郎认为二战末,冲绳平民没必要死,尤其是在被日*士兵诱导的情况下。美国人也不像日*那样残忍,会残暴凌辱,日*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秧姬:一点没提与现在日本右翼做切割。榫子:做切割了,恐怕就不能和莫言睡一张土炕了。不管怎么说,大江健三郎即使只为日本平民不平,而不是为中国人惋惜就足够国人感恩颂扬了。国人对于那本《冲绳笔记》一案的判决非常满意,并且还主观地拔高了高度,称赞这是对日本极右势力的一种回应,对于像战争中日*的暴行,包括*府支持的慰安妇、南京大屠杀及许多其他野蛮行径的一种里程碑式意义的解读。喂饲忒八哥:能支持中国人,就不是敌人。榫子:谁能保证不是日系的余则成?秧姬:潜伏的够深啊。莫言说再过二十年就是80后的天下了。是不是90后的作家也需要潜伏?榫子:90后作家为证明自己不是木偶,在忙着同80后在青春期里打擂台,但还没能出埃及。在中国,能长到二十左右再叛逆就已经阿弥陀佛了,况且还是些稚嫩的对青春期的惊叹号。这些孩子多是想趁青春光宗耀祖。但不幸的是,孩子们的想象力被夫子们和*客的教育给限制住了。要诲人兴邦了,*客们崇拜的唾沫横飞的孔子吃香了,夫子们就偏安研究孔子,孔子的《论语》虽非句句箴言,后人却狠狠地研究来去。要实业兴邦了,少言寡语的老子成*客们的香饽饽了,夫子们就转而喜欢老子,连文化大师鱼Q雨先生也颇有心得地把老子的地位排在孔子之前。诚然,自己做不了读一生书,只留下五千四百六十七个字的《道德经》,但是为“言简意赅”的生计,还是希望做老子的。……欣喜的是,中国的学生们写武侠玄幻调情还是青出于蓝的,不管能否借武侠喻今,单就其脱离百姓疾苦的想象力,已经让夫子们感叹后生可畏了。于是,上签约的青年作家还是趋之若鹜的。秧姬:都指望当金庸或琼瑶发财了。毕竟,即便在上,越写得现实,点击率越低。天朝大员们可不想让靠揭露真相为生的人有影响力。这关乎ZF的形象。你揭露了ZF的黑暗,ZF总不能奖给你钱吧。我们的ZF有那么大度吗?再说了,站要靠“正能量”才能生存啊。所以,当司马迁感叹老子是瘾君子时就让人别有一番滋味了,因此也就更明白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热衷做游离民众疾苦之外的吸金的瘾君子了。榫子:司马迁为了给自己争口气,一边发奋读书一边抹泪著史,但他却感觉修不到老子的那个境界。老子也是读书的瘾君子,但周朝衰竭了,人家既不怨天尤人地借史发泄,也无肝脑涂地地忠君,而是悄悄地走了。老子知道,一国将亡,国不兴义言,徒费唇舌不如颐养天年。今天,我们研究老子的,多是一面关注学术,一面颐养天年,学术研究得好的还高寿的当属南怀瑾,著了部《老子他说》,可算是深入浅出,活到九十五岁仙游了。(叹气)日本明治前的学术,冥冥是中国学术的翻版,对于《老子》的注疏也格外重视。但人家幸运地是,还有像中江兆民这样的清醒者批判,指出这充其量只算得上是“绸缎铺的流水账”,这样出来的学士算不上学士,博士也算不上博士。于是日本的学问家开始探索批发想象力大家的捷径。而中国的学士,博士,情形比明知时期的日本要好许多,有研究老子算命的,研究老子经商的,最笨的也知道去剖析老子毕竟是有文化的,需要解读于是印刷机拼命地印,钱也赚了不少。有个日本人,新写了本三圣对话的小说,里面提到了老子,如果老子知道了,应该变厉*,既含笑九泉又死不瞑目了。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章文化八卦放大镜iwpbdb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