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碎片拾零(续一百七十六)
□读刘禹锡《陋室铭》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回顾走过的七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不禁感悟道:“室不在陋,妻贤就有馨。家不在贫,子慧就有富。”
□牢牢记住,贴近你耳根说的,并不一定就是知心话;而把你捧得高高的,并不一定就是知心朋友。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站在河边,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间与事物,发出了一句流传
千古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子罕》)当年孔子将光阴与于流水相提并论是颇有道理的,因为光阴的流逝与水的流动有着某种莫名的同质性。而古往今来,举凡懂得其同质性的人,无不都会怀着一种淡然的心情、随缘的心态,珍惜和认真度过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即便在人生之旅中遇见了挫折、不幸和伤害,也会欣然接受腥风的洗礼和血雨的考验,以对生命做出最丰厚的回报。而水有比光阴更可贵的品质,这就是,不论身处何境成何种形态,始终都能释放出自己的活力、气力、魄力和魅力,让人叹为观止。当它落于幽谷山石成为涓涓溪流时,从不甘寂寞而叮咚作响;当它落于蜿蜒遥远成为滔滔江河时,从不驻足回眸而奔流向前;当它落于四围有碍成为浩渺湖泊时,从不低头丧气而碧波荡漾;当它落于浩瀚无垠成为海洋时,从不趾高气扬而胸怀宽广;当它落于小小绿叶之上成为晶莹露珠时,从不擅离职守而亭亭玉立;当它落于暗暗泥土之中成为万物生长生存源泉时,从不四处张扬而默默无语……而它的静静流淌在滴水穿石中的声音及其演出的动静相伴的节奏,更把自己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因此,孔子說:“知者(笔者按:即智者)乐水”。
(《论语
雍也》)而当我们在重温孔子当年的感叹时,何不从光阴的流逝中领略流水的活力、气力、魄力和魅力,让流水的光阴把我们的人生之旅的身影描绘得更加洒脱和更加绚丽些呢?
□普普通通的唐福珍女士终于在微微飘动的五星红旗下,裹着熊熊的烈焰,以一种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惨烈方式,告别了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来,她在类似原深圳海事局*组书记、副局长林嘉祥等高官的眼里,与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一样,被视为“屁民
”,没有做人的权力,只是在这惨烈的一刻,夺回了做人的尊严。然而,死去的终于死去了,而活着的也终将死去。唐福珍以极其惨烈方式的离世,昭示了中国人的生命,在某些强权者的眼里本来就如粪土。她的死并沒有让强权势力感到有半点儿的内疚和羞愧,相反,倒理直气壮地仍指斥她为“暴力抗法”者,足见其野蛮、残忍和冷酷。在化天化日之下,暴力强拆居然成了“合法”的行*,而自焚抗暴反倒成了“非法”的罪行。如此之善恶颠倒,岂不为当年马克思的一个论断又新添了一个例证?马克思当年曾经说过:“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
使人不成其为人,而这个原则比其他很多原则好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单是一个原则,而且还是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1页)
□谎言犹如人们口中喷吐出
来的一个个烟圈,即使再多也是零,不仅毫无份量和价值,而且严重污染社会风气。
□孟德斯鸠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权、司法权,并且强调这三种权力应当分属不同的机关执掌,而决不能将任何两种或者三种权力同时执掌于一个人或者一个机关手中。那么他为什么要强调“三权”应“分立”呢?他给出的论断是:“当立法权和行*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论法的精神》上冊,第185页至186页)。当笔者点击在城市强制拆迁中所发生的悲剧惨剧的报道后,重温在二百六十多年前孟德斯鸠的这些直掷地有声的精彩议论,感到多么深刻和贴切啊!认知好象沐浴在前瞻的深邃的灿烂的理性的光辉之中。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的人,特别是这个国家的在*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
普世价值观念及其实际行动的展现,这样的国家方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
□变幻无穷、千姿百态的朵朵白云,把蓝天打扮得更美丽更可爱,令人百看不厌;不同论点、不同声音的句句交锋,把真理冲洗得更生动更活泼,令人一目了然。
□镭的发现者居里夫妇同被誉为“原子时代的先驱”。他们之所以能获得人们这样崇高的赞誉和景仰,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彼埃尔
居里的一句名言:“当我像嗡嗡作响的陀螺一样高速旋转时,就自然排除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抵抗着各种外界的压力”,无疑揭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居里夫妇确实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一旦投入了科学事业,就“排除了”诸如衣食不周、实验室的简陋、放射性的毒害、世人的轻视和嘲笑等“干扰”和“压力”,而拚命地“嗡嗡作响”,不停地“高速旋转”,直到取得成功,达到光辉的顶点。而当各种荣誉、赞美像雪片似的向他们飞来时,他们想的又是什么呢?让我们用彼埃尔
居里的一段话来回答吧:“镭发现了,这稀有金属在市场上有了时价。我们依旧穷得连赴斯德哥尔摩的旅费都凑不出来。自从发现镭有治疗癌症的功效后,镭价更加飞涨,好友纷纷劝我们申请专利,转眼间我们夫妇可成为人间巨富。但对这种事情我想了又想:不行!我们不该从发现的新原子里赚钱。镭既是济世救人的仁慈物质,这东西就应该是属于全世界的。”由此看来,居里夫妇留给人类的不只是珍贵的镭的发现和发现鐳的“陀螺”精神,还有他们金光闪闪的人生观和财富观。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心没有被刀子捅过,但被欺凌所造成的疼痛却那么剧烈。水中沒有留下鳞鳍的踪影,但鱼儿已经游过;脑没有被谎言砍过,但被欺骗所造成的伤痛,却远比肢体所遭受的更为深重,而且只有流逝的光阴,才能够把这种伤痛的深重逐渐赶走。
□平静的海洋,永远诞生不了杰出的航海家;同样,松弛的琴弦,永远弹奏不出优美的主旋律。2009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