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9岁男孩露营时脖颈里钻入蜱虫,医生这几招
TUhjnbcbe - 2025/7/23 18:40: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随着天气渐暖,很多市民选择在周末和小长假外出露营,在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放松和愉悦时,一些人却忽略了一种危险的生物:“蜱虫”。

蜱虫钻进肉里被误认为是“黑痣”

据小泽妈妈回忆,6月11日,小泽一家和朋友相约到野外露营,他们带好了露营的装备和食物便向甘井子区西郊方向出发,选择了一处安静的树林露营。

孩子们在树林里追逐穿梭,玩得很开心。他们还在那里搭起帐篷过了夜。第二天上午,小泽爸爸突然神情慌张地拽着小泽的手向其他家长求助,咨询谁带了高浓度酒精,并告诉大家小泽被蜱虫咬了,且蜱虫已经钻到了孩子的肉里弄不出来。

大家又吃惊又紧张,七手八脚围上来帮忙。小泽的爸爸扒开小泽的衣领给大家看,只见小泽的后脖颈靠近头部的地方有一个像“痔”一样的大黑点。

小泽爸爸希望通过酒精刺激,能让已经扎入小泽肉里的蜱虫自己跑出来。结果十几分钟后,他却不慎将棉签滑到蜱虫身上,将蜱虫擦了出来,他紧张地检查,结果发现,蜱虫的头断在了肉里。

他医院救治。到医院后,医生用镊子和针将蜱虫的头从小泽的脖颈里挖了出来,救治过程中留下一个疮口。医生叮嘱小泽爸爸每天给他按时涂抹消炎药。

小泽妈妈心有余悸地说:“幸亏小泽以前被蜱虫咬过一次,爸爸有经验,孩子在野外玩耍时随时检查他身上是否被蜱虫咬。不然这次这个蜱虫咬的位置被头发遮住,很难发现,如果蜱虫钻得更深,进入孩子的头部,那孩子就有生命危险了。”

专家提醒:去野外玩耍预防蜱虫叮咬

据了解,蜱虫分为硬蜱和软蜱。资料显示,蜱虫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和草地中,也常寄生在一些动物身上,以吸血为生。尤其喜欢叮咬人类皮肤较薄又容易被忽视的部位,如头皮、耳后、腋下、腹股沟、脚踝下方、脚趾间等部位。蜱虫口器复杂,长着一些“倒刺”,可埋在人体皮肤中吸血,难以直接取下,吸血时间可以长达数天。不吸血时,蜱虫个头如芝麻粒大小,附着在人体或动物皮肤表面,宛如一个“小黑痣”,吸血后,虫体可增大数十倍甚至百倍。

每年的4月至9月是蜱虫活跃期。这个时期,人们户外活动增多。尤其是喜欢去草丛、树林玩耍的孩子,一不小心就容易被蜱虫给“盯上”。

专家提醒,为预防被蜱虫叮咬,建议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服、长裤,不要穿凉鞋。注意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以及佩戴帽子等,尽量减少裸露部位。

另外,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虫爬上身,尽量选择表面光滑的针织衣物,这样蜱虫不易粘附。

在野外适时喷洒驱蚊液,并注意检查衣服和身体各部位,尤其是腋窝、腹股沟、头皮、耳后等部位,以确保没有蜱虫附着,还要注意检查器材及宠物等,如有蜱虫要立即清除。

被蜱虫叮咬后学会这几招可急救

那么,一旦被蜱虫叮咬后该怎么做呢?对此,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王浩楠主任介绍,被蜱虫叮咬后,人最短2-3天后发病,通常是1-2周左右发病,也有的在1个月左右起病,可引起宿主皮肤过敏反应,刺伤处往往出现水肿,红肿,水泡甚至形成溃疡。

蜱虫叮咬后常见症状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畏寒等全身中毒症状,病变常累及的部位为肺、淋巴结、肝、皮肤、中枢神经系统,重症患者可有神志异常表现。

蜱虫在吸血过程中,唾液还会分泌神经毒素,导致人体的运动性纤维传导障碍,引发呼吸衰竭,甚至可致人死亡。更可怕的是,蜱虫可携带近百种病毒,蜱虫叮咬可能导致森林脑炎、莱姆病等,人畜之间可来回传播。近年来,常有患者被蜱虫叮咬后患病甚至致死的事件发生。

王浩楠提醒,患者被蜱虫叮咬后,一定不可生拉硬拽强行将其拔除,因为蜱虫的头有“倒刺”,强行取出会让蜱虫的头部留在身体内。也不能挤压、碾压或刺穿蜱虫身体,不能将其捏碎或拍死,一旦蜱虫的头部断在身体里,毒液堆积在伤口内,人可能就会中毒。

如果蜱虫的头部已经钻入患者皮肤内,患者可以先用乙醚、酒精、松节油等涂在蜱的头部,使其麻醉,涂抹凡士林或甘油涂抹,隔绝空气令其窒息,避免它继续钻入体内。并及时就医,请医生用专业的工具和方法取出。

如果蜱虫取出后疮口有红、肿、疼痛,可以外用激素药膏或者预防感染的药膏,进行对症的抗炎、抗感染治疗。

来源:半岛晨报

编辑:孙玮

1
查看完整版本: 9岁男孩露营时脖颈里钻入蜱虫,医生这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