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我市仍处于炎炎夏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当前除了要继续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还要重点警惕蚊媒、蜱虫等媒介生物传播疾病并预防中暑的发生。另外,我市是台风多发地区,要注意预防台风带来的次生灾害。
01
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预防蚊媒传播疾病
夏季是蚊子活动的高峰季节。蚊子会传播许多传染病,包括乙脑、疟疾、登革热等。预防蚊媒传播疾病的有效措施包括:
01
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做好家畜、家禽的管理。
02
切断传播途径,充分利用蚊帐、驱蚊剂、灭蚊剂防蚊灭蚊,同时做好动物圈棚的卫生,消除积水,填平洼地,消灭蚊子孳生地。
03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我市适龄儿童应根据计划免疫程序按时接种,外来人口也应到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
02
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被蜱虫叮咬的风险
夏天,人们户外活动增加,被蜱虫叮咬的风险也大为增加。被蜱虫叮咬后,人体会出现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此外,蜱虫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做好以下防护措施,减少被蜱虫叮咬风险:
01
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02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建议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不要穿凉鞋。
03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
04
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医院处理。不要自行生拉硬拽蜱虫,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03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谨防中暑发生
目前我市正处于高温酷暑阶段,在室外工地和田间劳作的人员容易发生中暑。预防中暑措施包括:
01
在露天或高温环境下工作,须加强通风降温设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合理调整工休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02
减少产热,外出时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并戴防护眼镜和遮阳帽,随身带上必要的防暑药物如清凉油、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03
合理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并及时补充水分。
04
台风过后,及时开展环境治理
台风过后,大量积水、垃圾为蚊、蝇、蟑螂、老鼠四害”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环境治理是水灾后最有效的“四害”防制措施之一。具体措施包括:
01
排干内涝积水,倾倒容器积水并倒置容器。
02
清除周边淤泥、垃圾杂物以及动物尸体等。
03
室内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04
彻底清洗污水浸泡过的地面、墙面以及家具用品表面,必要时对部分环境表面和物品进行消毒。
05
做好日常卫生管理,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
市疾控中心提醒,台风过境后,个人卫生方面也要特别注意:不吃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戴巧泽
转发提醒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