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管护员老刘的致富经
TUhjnbcbe - 2025/5/28 19:14:00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12年前,他和大多数林业职工一样,靠每月固定工资维持生计,不甘贫困的他开始寻找致富项目——养猪。

12年来,他从小打小闹的喂养发展成为如今的养猪大户,每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他叫刘恒峰,今年50岁,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库都尔林业局有限公司小九亚贮木场的一名管护员,平日里一边上班一边养猪。“经常凌晨3点多起床,粉碎饲料、喂食喂水、清理圈舍,干完活再去上班。”在刘恒峰看来,这样的日子充实又踏实。

60多头小猪,6头母猪,还有几窝在“襁褓”中的猪崽,在刘恒峰的悉心照料下,个个健壮活泼。

图为刘恒峰投喂饲料

配料室里,刘恒峰仔细将饲料分门别类堆好,贴上肥猪料、带崽母猪料、断奶小猪料等标签,每个环节都如此精细。刘恒峰说,管护员的工作职责是保护生态,虽然和养猪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无论干啥都要用心。养猪的活又脏又累,常起早贪黑,可他顾不上这些,一门心思想把猪养好。他知道白手起家的艰辛,更忘不了经历过多少波折。

“当时妻子没工作,孩子正在上学,我总得要为以后考虑,要让生活过得更好,偶然机会觉得养猪比较适合自己。”刘恒峰向记者娓娓道来。

年刚起步时,刘恒峰养猪的饲料是赊的,猪舍是单位提供的,买母猪的钱是向公司工会申请的无息贷款。仅靠着元、两头母猪、80平方米的猪舍,刘恒峰努力从贫困中挣扎“突围”。

可未曾料到,一个意外给刘恒峰的养猪致富路加上了一道“坎”。在养猪的第二年,刘恒峰上山打火时不慎被蜱虫咬伤,感染了森林脑炎,前后住了两次院才保住了性命,人没事了却落下了后遗症。他不但没有沮丧反倒暗自庆幸,“自己腿脚还算麻利,只要能干我就要干出个样子来,我决定继续养猪。”渐渐地,刘恒峰家里开始有了一点积蓄,尝到了甜头的老刘逐渐扩大养殖规模,猪舍面积扩大了3倍,存栏量最多时有多头猪。

图为刘恒峰改造猪舍

看着好起来的日子,刘恒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可天偏不随人愿,那几年猪肉价格突然暴跌,蒙受损失的刘恒峰像个霜打的茄子一样,一时间不知怎么办才好。“卖了,舍不得。不卖,有的猪已经长到了多斤,又实在留不得”。无奈之下,刘恒峰只好忍痛低价出栏了多头猪,这一下让刘恒峰赔了5万多元。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猪舍里刚出生的小猪崽接连死了60多头。那段时间,为了给小猪接生,刘恒峰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是在猪舍里度过的。眼看着成筐拎出去的猪崽和妻子心疼无助的泪水,刘恒峰这才醒悟:“养猪也得讲科学,一味地埋头养根本不行。”

于是,他从改善猪舍环境开始,专门给母猪配备了产床,安装了监控摄像头,随时观察母猪产仔情况,又购买了自动采食槽和饮水设备。猪舍升级改造后,不仅节省了劳动力和时间,猪崽的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了,每年出栏量保持在七八十头。刘恒峰也从跌跌撞撞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他的“突围”。

图为刘恒峰查看小猪崽生长情况

“一定要努力干,好日子不就得努力奋斗吗。现在我对自己养的猪还是挺有信心的,猪都是粮食喂出来的,主要以苞米和麸子为主,猪肉吃着可香呢!”刘恒峰说,这些年,他坚持自繁自养,培育纯种猪,一头猪要喂养七八个月、长到斤以上才出栏,基本都供应给当地肉店了。

“赶上今年市场行情好,肥猪都卖光了,净赚了20多万,这些年头一回挣这么多。”刘恒峰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他坦言:“一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多亏了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和大家的帮助,只要肯干,致富不难,人人都能过上向往的小康生活!”

对于现在的生活,刘恒峰感到很知足:“每月工资到手0多块,加上养猪的额外收入,富富有余。把家庭经营好,守好这片林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图为刘恒峰和养了十多年的猫

(此篇报道刊登在呼伦贝尔日报、“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

编辑:小琳琳小岳岳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管护员老刘的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