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名学生因“流脑”离世的新闻成了热点,这种疾病的恐惧主要是有传染性、病情凶险,进展比较快,如果不能迅速及时诊断和治疗,有致命性,即使存活,也有可能预后不良,出现精神、运动等方面后遗症。
记得在八几年的时候,邻居家的女孩,当时也就是10岁左右,开始时表现为发热,村里赤脚医生看过说是普通感冒,吃点药就好了;结果没有过一晚上,病情就迅速进展,医院,已经是生命垂危,好在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
流脑是一种乙类传染病,在疫苗接种之前,每8-10年就会出现一次大流行,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因为这种疾病的大流行,导致十几万人死亡。据《中国防疫史》,~67的流脑大流行,在年开始下降,但到了年再次反弹,到了年又出现高峰,波及全国2/3的地区,发病56万例,死亡2.3万人。这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对这种疾病流行的最后记忆。人们对发热“烧傻”孩子的恐惧,大部分源于对这种疾病的影响,世代口口相传,至今阴魂不散。
现在疫苗广泛接种,卫生医疗条件改善,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每年虽然有一些病例出现,一般均为散发病例,即使西宁市这两个病例,在发病时间、空间上,并没有关联,只是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没有提及疫苗接种史。即使这样,那么多年没有出现这种疾病流行,疫苗保护作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孩子,发热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表现,退热治疗不是目的,需要看看发热可能的原因,如果不是脑炎的原因,也不会“烧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