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李女士约上了几个好友一同去户外游玩,回到家后无意间发现自己大腿上多了一个小黑点,以为是自己新长的痣,也就没在意。几天之后这颗“痣”长大了好几倍,摸上去还凹凸不平,凑近看还会动。这可把她吓坏了,赶医院。医生一看,是一只蜱虫钻进皮肤里了,随后做了处理。
夏季是蜱虫伤人的高发期。当人或动物经过草丛、山林、灌木丛时,蜱虫会附着在体表,叮咬吸血。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蜱虫病”,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江苏盱眙铁山寺附近的李先生的小舅子和岳母先后因被蜱虫叮咬,而后不幸去世。几日后,李先生在送丈母娘骨灰去墓地的路上也被蜱虫叮咬,后生命垂危,在医院经过近20天的抢救治疗才终“化险为夷”。
蜱虫虽然很小,但危害还是不可估量的……那为什么小小的蜱虫能夺取人的生命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蜱虫究竟是什么
蜱虫,民间更喜欢叫它草爬子、壁虱、扁虱、狗豆子,是寄生在家畜、鸟类、鼠类、两栖类等体表的种子。蜱虫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全世界已发现的已知蜱类约余种。蜱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皮毛,有些种类也会侵袭人体。
蜱虫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宿主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虫类和两栖类动物,大多以吸食血液为生,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的发炎。
蜱虫可能会传播疾病
蜱虫身上至少携带了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传染病,其中有8种急性传染病,莱姆病、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巴贝斯虫病、泰勒虫病、落基山斑疹热等都可以通过蜱虫传播。
被蜱虫咬伤应该怎么处理
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虫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虫头部待蜱虫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如果自己没有办法正确处理时,医院寻求医生帮助。做到这几点可以预防
不要长时间在草地、树林等地坐卧,避免蜱虫的进入。长时间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要穿浅色长衣、长裤,裤腿扎紧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起身时检查袖口、领口等地。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DEET(避蚊胺)。宠物容易染上蜱虫,所以要定期给宠物做体外驱虫。从草丛离开后检查宠物身上容易被叮咬的地方是否被蜱虫叮咬。
5-8月正是蜱虫的繁衍季节,而此时也是人们出行旺季。所以大家在出门时要做好防范,不要被蜱虫叮咬。老年人出行草丛频率比我们更频繁,一定不要忘记提醒我们的长辈。将本文转发给他们,请他们做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