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贝在浏览知乎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医学生不愿意做儿科医生?”有医学报道称:
中国儿科医师短缺的情况不仅一直存在,并且他们的数量还在不断减少。年,平均每千个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来为他们治疗,换言之,面对中国2.2亿14岁以下的儿童,儿科医师的数量居然只有9.6万。而在美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则拥有1.46位儿科医师。与这个比例相较,中国儿科医师的短缺数至少达到了20万。
有人说“金眼科银外科,千万别干小儿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儿科医生流失如此严重?儿科医生在工作中又遇到了什么挑战?
啊帮同学我的父亲你是一名儿科医生,行医25年,当初他的同学们,干了外科、内科、甚至骨科的,都已经平步青云,医院身居要职,对于抢救这些事,他们年纪在这,爱去不去,工资奖金对他们来说就是早餐费的事。我爸现在还只是个副院长,半夜接到电话,立马跳起来,抢救到早上。
他很努力,他的同学也很努力,这就是努力方向不同的差别。
我爸也接到过无数家长的辱骂和威胁,甚至波及到我和我妈,有的变着电话打过来骂,有的发出死亡威胁,永远记得我爸在车王放一堆搞笑的防身玩意。但我爸依然坚信行医三心:爱心、信心、责任心。
我依然希望能子承父业,因为儿科医生面对的是一个家庭,愿好医生、好人平安。
阿源老师还是实习那会儿,差点挨了患者家属打。
我实习那会,看带教老师做腰穿,打打下手,那小孩比较娇气,还没碰他就开始哭天抢地。我老是大手一挥,说:全都散开,不能靠近操作台!
我还怀疑为什么小孩哭不限安慰,突然“砰”的一声,本来锁着的操作间的门被孩子他妈给撞开了!进来就吼:你们对我孩子做了什么!!!说完就诧异的看着什么都没做的我们。
还好老师机智,不然人生第一次挨打,就在操作间了。
一无所有老爹是儿科金字塔尖儿,全国学会多年常委的水平,反正动不动就弄出个全国首例××××××之类,上上报纸,搞个新闻的技术大牛。
而我仅仅在高中时期,因为被患者家属“砍断你儿子一只手”,“废掉你儿子”之类的威胁,而必须找亲戚朋友陪我去上学,这样的经历在高中就不下三次。
因为家属闹事甚至找黑社会,老爹去外地避风头的经历也不下三次。
收入不及隔壁抽烟喝酒烫头混日子的肿瘤/骨科/心内科等主任的一半。
这就是中国技术最好的儿科医生之一。
而我的结局?
高考一绝对分数优势,学校专业任挑,竟然被老爹逼着学医了,尽管最后没选儿科,但顶着前辈苦口婆心的压力,选择了另外一个凶险的专业。
已重置患儿高烧40度,医生要求把裹的跟粽子一样的孩子脱掉衣服,吹电扇降温。
多合情合理妥当的做法。
然后就被家长暴打了。
中国老传统,发烧就要保温捂着发汗,千万别吹着风,好多孩子就这样烧坏了脑子。
花卷大人本人干儿科的,工作5年来受到的暴力威胁很多,语言威胁是家常便饭,前不久,仅仅因为没有床位,一位教授医生就被暴打入院。
收入只有成人科室的几分之一,常常被外科笑话。工作忙、压力大、地位低、收入底层。
我们守护了孩子的健康,却无法给自己家人一个好的生活条件。亲,你愿意当儿科医生吗?
小瓶子楼下儿科的,去年的时候出纠纷,患者家属拿医生的脑袋往桌子上磕,然后医生掏出一把水果刀自卫,医院因为携带武器上班停职写检查回家反省。
出了事,不管是不是医生的过失,医院绝不会向着医生,钱你出,错你担,就是不让闹。
丰德斯基朋友说的一句话:去了儿科,照顾了别人的孩子,却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最后,她宁愿去急诊科,也不去儿科。
青黛儿科医生单身比例最高!
医院儿科,女医生30多岁没嫁出去的好几个,男医生也不例外。原因:累,休息时间几乎没有;收入低;熬夜变得难看;被熊孩子烦死了不想结婚;不敢想象结婚后怎么有时间照顾家庭。
医院内部配对解决婚恋问题的很多,儿科医生最不受欢迎。。。
阿水第一台手术快2点下台,刚好路过护士站,第二台手术家长在骂人:我小孩饿死了,你们医生怎么回事!护士说:医生刚下台,早上到现在一直没吃饭。
家属说:他吃不吃饭关我什么事!
根号四等于二医院进行采访,讲两件事:
医院就采访了一名儿科医生,他躺在病床上,肋骨断了几根,脾脏破裂。问及原因,是在给患儿看病的时候,孩子连续几次哭着喊疼,孩子爸爸不问青红皂白,对其大打出手。这种不理智的父母,在儿科会遇到很多。
一年多以前,医院一次大型活动后聚餐,几个科室的主任聚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其中,也有儿科主任。其他几个主任酒过三巡,大谈业绩、科室年收入、绩效奖金,儿科主任埋头吃饭,也不说话。后来我悄悄问他,他说,除了病人数量拿得出手,其他数据都跟其他科室相差太远。
病例荟萃我妈是三十年老护士,作为护士,最重要的技能是扎针。我妈在科室地位高,因为我妈的扎针技术绝对是世界级的。有一次,一个新来的妹子扎针没扎好,外婆开始闹了,没办法管我妈上。还没扎,这孩子爹来了,二话没说,上来就给我妈一脚踹地上。我妈多有职业道德,爬起来就赶紧给小孩扎针,贴上胶布吊上水。
还有一次,孩子吊水我妈去取针,那女的莫名其妙就骂我妈来的慢,我妈就喝了一声:嘴巴干净点。那女的上来就给我妈一拳,我妈左眼眶一块青的,第二天眼睛还睁不开。
从我记事起,我妈平均每半年挨一次打,这还是在离派出所不到医院。
Messfile弟妹是儿科医生,每次值夜班都要弟弟陪着,一开始家人还觉得有点矫情,后来才知道,经常有家长各种原因找事儿,用抗生素说滥用抗生素了,不用又说病好的慢是医生故意拖着挣他们的钱……有好几次值夜班要不是我弟弟在,弟妹估计就要挨打了。
辉我在魔都,说个亲身经历,晚上儿子生病,医院已经大概九点半,挂号排队到看上病大概已经十点多了,因为儿子青霉素过敏,后来拿到药的时候有一个药写着青霉素过敏者慎用,老公很生气,拿着药就去找。
回来老公脸上不气了,回了家他告诉我,我本来想去骂她的,去的时候一个护士在,听医生和护士说,你们不能再给我排病人了,我早就该下班了,护士说我也没办法,很多孩子不排怎么办?
这个医生都要哭了,说我妈妈下午手术,到现在我还没过去,你们要给我排到什么时候?老公说我想想都不容易,把药退了就行了,唉!听听也心酸,多些理解吧!
看了这么多儿科医生的故事,小贝已经能想象出儿科医生苦逼的样子。
1月7日,医院儿科3名医生全部病倒,儿科不得不停诊。
1月27日凌晨,医院儿内科医生郭佳丽,一夜诊疗67个孩子后脑血管破裂送医救治,另一位值班医生陈龙因连轴转感染脑炎,一夜忙碌后晕倒。
年10月3日,医院35岁的青年医生李宝华在值了一夜的班后被一名患儿父亲砍死。
事发当天,李宝华先是在值班室被砍,随后跑到护士站后未能获救,又被拽到办公室被砍死。
李宝华当时身中15刀,头部12刀。在砍完人后,行医院抢救李宝华。
而李宝华被杀的原因,是因为行凶者的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患儿病逝后,患儿父亲将儿子的死亡归咎到了李宝华的身上,因而将这名年轻的儿科医生砍死。
年2月4日,一名5月大患儿因重症肺医院,下午病情急剧恶化抢救无效死亡。家医院儿科病房,辱骂医务人员,并殴打一名怀孕六个月的护士,打人者边打边骂,“我的孩子没了,你的孩子也要一起陪葬。”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儿科医生活多钱少,还经常遭受暴力威胁。这群医生没日没夜连轴转照顾别人的孩子,可自己的生病甚至自己家人孩子的生命都保护不了。
小贝承认,每个行业都是辛苦的。但儿科医生的辛苦不仅仅是没日没夜的连轴转,更多的是来自患儿家属的谩骂、侮辱、威胁……越来越多的儿科医生在辞职的边缘徘徊。
平心而论,如果是你的孩子将来面对择业问题,你会让他选择做一名儿科医生吗?
小贝看来,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只是养家糊口的一个选择,少数人工作是用莫大的热情和情怀,不足以撑不起一个行业。作为外行人,我们不能决定儿科医生的薪酬待遇,但我们应该给儿科医生足够的尊重。毕竟,儿科医生都走了,谁给我们的孩子看病?总不能找江湖游医吧?
·END·
当妈路上,小贝陪你不孤单
与一亿中国妈妈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