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9岁女子喝奶茶喝出暴发性1型糖尿病这锅
TUhjnbcbe - 2025/1/14 22:32:00
                            

原创腾讯医典

最近,广东29岁的林小姐有口干、腹痛、头晕等症状,多脏器衰竭,确诊“暴发性1型糖尿病”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

报道中称,她入院前几天曾喝十几支甜饮料,平日常喝奶茶。

(来源:澎湃新闻)

此类新闻报道时有发生,也时常会引发人们对于“饮料、奶茶诱发糖尿病”的担忧。

糖尿病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常见病,在我国,大约每9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1]。

但你可能不了解的是,糖尿病并不是单纯的一种病,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

就像生物分类学中有“种、属、科、目”,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4种亚型,每种亚型还可以继续向下逐级细分[2]。

“暴发性1型糖尿病”就是1型糖尿病的一个亚类,有和其他种类糖尿病迥然不同的3个特点:急骤、危重、特殊。

暴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急骤,胰腺功能会在短短数天内几乎完全破坏,血糖急剧蹿升,出现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分离悖论”:血糖高至几十,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反映近三月来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却基本正常。

与起病急骤相伴的,是疾病的危重和凶险。

除了血糖爆表,患者还有可能出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病毒性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死亡风险较高。

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类型糖尿病,进展也更为迅猛,意味着疾病会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远期损伤[3]。

和其他糖尿病类型相比,暴发性1型糖尿病有很多“特别”之处,除了病程短、病情重,还有一些特殊的检验结果。

除了高血糖和相对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并存,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丧失,胰岛素、C肽这些反映胰岛功能的指标水平极低,这是该病区别于“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点,也正因为此,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

同时,患者的胰岛相关自身抗体(如GADA、ICA、IAA等)也都呈现阴性,这与其他亚类的1型糖尿病也大不相同[4]。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也各不相同。

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肥胖人群占比的提升、人口老龄化加速等,都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升高的重要原因。

对于其他“糖尿病”,有的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有的是由于特定疾病或药物所致,当然,更多情况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来源:soogif)

“暴发性1型糖尿病”有3大病因:遗传、病毒、免疫,但不包括饮食因素。

某些遗传背景(比如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特点基因型频率增加)会导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该病在韩国、日本、中国等地时有报道,而在高加索、美洲土著民中极为罕见,甚至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亚洲人所特有的疾病,具有鲜明的种族特征。

(来源:giphy)

动物研究发现,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等可能会诱发暴发性1型糖尿病,在部分患者血清中,也检测到病毒IgA抗体水平的明显增高。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位病毒感染者都会发病,说明病毒只是诱发疾病的原因之一,在面对病毒感染时,免疫应答的激活、累及胰腺的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这些才是疾病发生的直接诱因。

曾有研究调查在妊娠期间确诊糖尿病的女性,发现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占比较高,这可能就与孕期胰岛自身免疫紊乱有关[5]。

总之,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背景有关,病毒及免疫因素也参与其中,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明。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把饮食因素与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生的病因挂钩。

但过量奶茶、饮料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有可能加重病情的,所以还是不要肆意进食高热量食物及暴饮暴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13(04):-.

[2]GmmK,Alberti,P.Z,etal.Definition,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diabetesmellitusandits

1
查看完整版本: 29岁女子喝奶茶喝出暴发性1型糖尿病这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