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新冠病毒在上海迅速蔓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状态。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疫”往无前、毫不退缩,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的担当。
对于每一位神经内科医生来说: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他们总是和时间在赛跑!
奔走于抢救室、急诊、发热门诊之间,争分夺秒。
疫情期间,我院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畅通,神经内科对来院的急性脑梗死时间窗内病人积极开展静脉溶栓治疗,使每一位病人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急危重病人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3月28日上海封控以来,神经内科收治急危重患者人,包括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延髓背外侧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脑梗死合并妊娠、脑梗死合并肿瘤、脑梗死合并尿毒症、癫痫持续状态、病毒性脑炎等等。其中年龄最大的97岁,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子女封控在市区没家属陪护的、有的是年轻白领父母在外地的,所幸的是经过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积极救治护理,很多病人转危为安,顺利康复出院。
年过八旬的许阿婆家属都在市区,就她一人独居在奉贤。前不久,她突发脑梗晕倒在家,幸好被邻居及时送到我院急诊。刚住进神经内科病房的时候,由于一侧偏瘫加之家属都不在身边,许阿婆的情绪非常不好,时不时会发脾气吵闹。为了照顾她的生活,护理部帮她找了一个护工陪护,但老太太又嫌弃护工照顾不好。科里的医生护士都很理解老太太的心情,他们不厌其烦的耐心开导,精心治疗精心护理,一点一点打开老太太的心结。慢慢地,老太太的心情好起来了,偏瘫的肢体也得到了康复。恰逢当时,7号病房楼临时封控,许阿婆隔壁床位的一位危重病人突然状况,她看着医生护士拼劲全力的抢救,终于把那位病友从死亡线上抢救了回来。这对许阿婆的触动很大,第二天她就给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了她的谢意和敬意。
除了保障正常医疗工作之外,面对本次疫情大考中,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也迅速响应,站在了抗疫的最前线。
林群锋副主任医师是我院第一批出征医院的医生。作为一名党员,他平时工作踏实认真,此次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就主动请缨。在方舱工作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每天要面对数百名新冠病毒阳性患者。工作中,他耐心细致指导患者用药,及时化解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治,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发热门诊也是我院抗疫的前沿阵地。当医院向各科紧急召集发热门诊医生时,瞿剑峰副主任医师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报名参加,成为本次疫情期间神经内科第一个走入发热门诊的逆行者。紧接着殷勇主治医师又加入到了发热门诊队伍中,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医者的担当。
疫情期间,急诊医务人员告急,院部要求神经内科紧急安排人员支援急诊。乔叶红主治医师虽然爱人也在单位闭环,家里2个儿子还小,但还是克服困难把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毅然踏上急诊战场。
神内护理团队的姐妹们更是克服人员紧张,连续工作在一线。还有去机场、方舱、发热门诊、外出核酸采样,到处都有她们的身影和她们流下的汗水。为了更好地保障科室医疗护理工作运行,避免“非战斗减员”,很多护士姐医院,阐释着责任与担当。
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奋战在病房、门诊等多个阵地,有的积极参加志愿者工作,有的为路途遥远的同事充当司机,有的为封控在病房的同事送物资,有的为病人家属配药……每个人都像一颗小星星,都在为科室、为医院闪闪发光,但正是这些平常的工作,一点一滴书写着不平凡。
文字、照片:神经内科
原标题:《神经内科:正是这些平常的工作,一点点书写着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