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袁隆平,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中国人的超级偶像,也是亿万人民的救星,他的杂交水稻不知养活了多少人。
现在,90岁的他,依然忙碌在科研前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杂交水稻产量的奇迹,频现报端的,是袁隆平“超优千号”创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有望突破斤、袁隆平指导亿亩荒滩变福田……
但很多人,对他的家庭生活却并不熟悉。其实,隐去杂交水稻之父的身份,他还是一个专情、宠妻的好男人。
01
袁隆平与妻子邓哲的婚姻,有这样几个标签:闪婚、师生恋、不离不弃。
年,袁隆平从重庆湘辉农学院,也就是现在的西南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湖南农校教书。
作为一个痴迷于水稻科研的“理工直男”,袁隆平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水稻研究中,无暇顾及个人问题,一直到30多岁都还是个单身汉。
他34岁那年,班里来了个秀气的女学生,叫邓哲,袁隆平对她颇有好感。
有好事的学生有意撮合他俩,有一次,一个同学故意问邓哲对袁隆平老师的印象如何,邓哲脱口说道:
“袁老师教学认真,待人诚恳,人品更是没得说,是挺不错的!”
同学看有戏,接着说:“袁老师到现在都没有结婚,我平时看你们挺投缘,挺般配的。”
邓哲立刻脸红了,看来是说到了邓哲的心坎上。
就这样,两人越走越近,加上周围人的撺掇,两人很快就在一起了。
34岁的袁隆平与26的邓哲,举办了简朴的婚礼,用50元的喜糖,就完成了终身大事。
别看袁隆平对自己的生活细节大大咧咧,但对妻子,他却细心得很。
有一次,两人去游泳,临出门,他特意拿了一把小剪刀。邓哲问他拿剪刀干嘛,他说河里有许多渔民布下的渔网,万一碰上了,就能马上剪开帮她脱身。
邓哲听了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找对了人。
02
婚后,邓哲不仅是袁隆平的妻子,更是他的工作搭档。
他们夫唱妇随,俩人头顶烈日、脚踩烂泥,踏遍了周边的稻田,终于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些成果发表后,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重视。
在科研道路上,妻子不但是他的搭档,也是他的精神支柱。
在培育杂交稻的过程中,实验秧盆不止一次被毁被偷,有一次,袁隆平看着心血毁于一旦,不禁嚎啕大哭。
邓哲就安慰丈夫:天无绝人之路,哪怕这些秧苗全死了,我们也一定能找到新的不育株。
她马上行动起来,找到一个培育基地,将残存的秧苗藏到苹果园的臭水沟里继续培育。
她扶持着他走过最艰难的岁月,两人的感情,也在磨难中愈加坚韧。遇到天大的困难,邓哲都会站到丈夫身边,不急不缓地说着:大不了跟你一起种田当农民,你照样可以搞你的杂交水稻。
60年代起,袁隆平被调到省农科院,夫妻两人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两地分居,邓哲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庭责任。
3个孩子和双方的老人,都是邓哲一人在照顾。
袁父去世,按照老人遗愿,向袁隆平隐瞒了噩耗,邓哲代替袁隆平,为父送终。
年,邓哲突发急性病毒性脑炎,送医抢救。
袁隆平看着陷入昏迷的妻子,泪如雨下,他说:“都是我不好,我不是好丈夫,你是累病的呀!只要你醒了,要我怎么着都行。”
他守在妻子身边,为她擦身子、换衣服,为她背唐诗、唱歌。
或许是这份爱感动了上苍,半个月之后,邓哲苏醒并康复了。这场大病,也让袁隆平意识到亏欠妻子太多,自己需要补偿。
年,袁隆平在北京给妻子买了礼物,并托人送回去,他写信给妻子:
在京给你买了两条裙子和一件汗衫,两黑一深蓝。这是我第一次买裙子,不知什么号码适合你穿,只好买两条供你选择。
此后,他去世界各地出差,都不忘给妻子带礼物,每次买衣服都会买连个尺码,供妻子选择。
他还特别注重各种纪念日,总是不忘在特殊的日子里为妻子送上礼物。对自己抠门,一件50元的衣服连穿好几年的他,对妻子却总是很大方,不管是在经济条件拮据时,还是生活变好后,他都永远舍得为妻子花钱。
03
相伴50多年的他们,感情没有被岁月冲淡,而是越来越“腻歪”了。
平时吃水果,袁隆平总是自己吃一半,为妻子留一半。妻子洗澡时,他就隔两分钟喊一次她的名字,就因为怕她煤气中毒。60多岁时,邓哲学会了开车,但袁隆平却总是不放心她开,怕她出危险。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好不容易团聚了,我想躲守着你几年。
在袁隆平90岁生日时,他当着众人的面说,第一口蛋糕一定要给老伴吃,狗粮撒的年轻人都好生羡慕。
念旧而长情,简单而纯粹,这就是袁隆平。
邓哲曾说:叫声袁先生,就是一辈子。
两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生一世的爱情。
袁隆平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种遍全球梦。
但其实,他还有第三个梦想:跟我的贤内助白头偕老。
一生一世一双人,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