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又双叒叕要来了!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
每日畅饮维C
家庭醋熏大法
板蓝根冲剂当茶喝
……
这些所谓的流感预防方法
真的有用吗?
真正有效的流感预防方法有哪些?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流行感冒”不“普通”
流感也叫流行性感冒,主要是指在人群中,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传染性强、传染迅速,有明显的季节性,可在每年的冬春季流行。
普通感冒传染性不强,症状轻,对正常工作和学习影响不大。它俩的区别就像火锅不是麻辣烫一样。给您一张图,仔细鉴别一下。
流感可引起患者高热、头痛、肌肉酸痛,高危人群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心肌炎、脓毒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对于成人来说,在流感流行季节,如果一开始就发烧的话,多半可能是流感,如果只是流鼻涕、咳嗽不发烧,普通感冒的可能性很大。
维C、醋熏不能预防流感
维生素C具有“清道夫”作用。对于基础缺乏维生素C的人而言,适当的维生素C可缩短流感病程。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并不能发挥预防作用。相反,长时间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会增加肾脏负担。
曾几何时,在感冒高发时节,用醋熏蒸房间盛行一时。需要知道的是,熏醋是无法真正杀死细菌或病毒。相反,醋酸挥发出来后还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得不偿失。
喝板蓝根不能抗流感
板蓝根是大多数家庭的常备药,性味偏凉,对于大多热性疾病有效,但对风寒流感、体虚流感和其他类型的流感,则不宜使用。若长期大量服用,还容易损伤脾胃。
输液无法加速流感好
输液输的“消炎药”通常是指“抗生素”。抗生素仅对普通细菌感染有效,对流感病毒无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医院输液,发生交叉感染风险较高,“病上再病”的风险较高。
流感面前人人平等
所有人!在流感面前,真的是人人平等。但是什么都会有总有轻重之分。
除了拼运气之外,有流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主要是儿童、老人、孕妇、医务人员及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总结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为:
1.5岁以下儿童(2岁以下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2.65岁及以上老年人
3.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4.肥胖者(包含胖娃)
5.妊娠期妇女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在流感高发季节,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触碰眼鼻口,避免与病人亲密接触,感到不适,尽早自我隔离;咳嗽、喷嚏时遮住口鼻。
?在空气良好的情况下,房屋每天要勤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要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平衡膳食、加强锻炼、保证睡眠。
划重点: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办法
这些人最好接种疫苗
需要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包括6月龄-5岁的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
在大多数年份,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达40-50%,在个别年份,由于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疫苗效果会降低,但依然可以减轻接种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的发生率。疫苗接种后保护作用可维持6-8个月,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且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因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这些人群最好集中疫苗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心脏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体弱多病者。
●免疫功能低下者。
●长期居住在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人员。
●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
●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
●医务人员。
●婴幼儿、老年人等流感高危人群的照看护理人员。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
流感的治疗方法
万一不小心中招!别再自己吃抗生素,起不了啥作用,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毒无效。那该怎么办?
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医,尽早抗病毒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流感高危人群就是多喝热水,等待自愈,大家可采取自行隔离,居家观察,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病情持续进展,出现如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医院时请佩戴口罩。
不要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使用抗菌药物。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抗病毒药物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才能吃。还有,国家卫生健康委提示:不提倡公众得了流感还坚持工作哦。
来源:广西医院、健康八桂、网络综合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即删。
原标题:《维C、醋熏、板蓝根……这些预防流感的方法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