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653.html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诺如病*、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预防的措施吧!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有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酸疼、乏力等全身中*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预防措施:
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和外出归来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的水下洗手,手要彻底洗干净。据天气变化情况,适时增减衣服。家里的门窗要定时打开,进行自然通风。当阳光普照时,被褥要在太阳下暴晒。每天注意饮食均衡,要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白开水,适当吃些水果。定时进行运动,有足够休息时间,减轻压力,保证足够的睡眠。到公共场合,尽量戴口罩。在公共场所经常使用的物品应该定期用消*液浸泡、擦拭消*。可注射流感疫苗,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什么是手足口病
主要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唇内出现疱疹。有时候也会出现在臀部、大腿内侧、会阴部、膝、肘等部位。同时生手足口病的宝宝还会伴随烦躁、咳嗽、头痛、流鼻涕、哭闹、流口水、厌食等症状。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如何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
01.接种手足口病疫苗(EV71疫苗)
EV71疫苗是全病*灭活疫苗,该疫苗属于二类疫苗,不属于国家预防接种程序的范围,如果接种,需要在知情、自愿、自费前提下接种。
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且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特别注意:
1.和流感病*类似,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有很多种,即使以前得过手足口病,也有可能感染其他类型的病*,再次发生手足口病。
2.接种EV71灭活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别的病*引发的手足口病。
3.如果明确宝宝之前患上的手足口病是由EV71病*引起的,就不需要再接种EV71疫苗了。
4.EV71灭活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预防手足口病,但能有效减少重症的发生。
02.日常防护必不可少
手足口病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就是说:即使宝宝足不出户,大人也有可能不带任何症状地把病*带回家里。因此预防手足口病,应该全家一起行动: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你的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2.看护人员接触孩子前、替孩子更换尿布、处理孩子粪便后均要洗手。3.避免接触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本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4.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并勤晒衣被。5.宝宝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如何治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只能缓解相应的症状!但绝大多数手足口病例症状都比较轻微,一般1-2周便可自愈。
?饮食
给宝宝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很多宝宝会因为口腔疼痛不愿意吃东西,所以要为宝宝准备吸管和流质食物,如肉粥、蔬菜粥、米糊。低温能够缓解疼痛,食物可以放凉一些再给宝宝吃,不要给宝宝吃太热的东西。
?皮肤护理
保持宝宝患处皮肤清洁、干燥即可。如果疱疹实在疼痛难忍,可以冷毛巾轻轻擦拭,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抗病*软膏。
?补充水分
呕吐的宝宝需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由于电解质平衡盐溶液比例很难掌控,所以最好不要自己配置,应该去药店购买。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勤用淡盐水漱口,还可使用开喉剑喷剂缓解口腔不适。如果宝宝口腔实在疼痛难忍拒绝进食,可在医生的同意下用利多卡因溶液涂于口腔疱疹处来减轻宝宝的疼痛。
?退热
当宝宝的体温超过38.5℃,需要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宝宝没有高热和不适,妈妈们不要急着用退烧药物,先让宝宝多喝水,密切观察宝宝病情。
?消*
对宝宝的日常用品进行消*,如煮沸、暴晒、碘伏或稀释的84消*液擦拭后静置片刻再使用清水擦拭。
?隔离
避免接触其他宝宝,不要让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哪些症状,医院?
医院专家刘春阳认为:如果很轻微的话,孩子的一般状态很好,没有精神不好、嗜睡、呼吸困难或者是疲乏无力、面色灰白等这种重症情况,一般的家庭护理是可以的。
大多数孩子,一般是7天左右都可以逐渐恢复,在家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白开水。
但是严重的话,医院,一刻也不要耽搁,由医生来确诊。如果孩子在口、手、脚、肛门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时,无论是否有发烧,家医院,由医生来确诊是否手足口病,如果确诊,医生则会做传染病登记。对于症状较轻的宝宝可以在家中隔离护理,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怀疑是重症倾向的则可能留院观察或者住院治疗。
宝宝身上疱疹没了,
可以去上幼儿园吗?
手足口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具有传染性!建议手足口病宝宝症状消失1周,过了隔离期后再去上学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这也是很多幼儿园爆发手足口病,经常一个班甚至整个幼儿园会因此停课。
但是需要注意:很多家长在手足口病多发的季节,就将孩子关在家里,让孩子在阳台上玩,窗户开着,为了能够晒太阳。不敢带孩子到外面玩。其实户外活动是完全可以照常进行的,只是不要去人多、拥挤、不通风的地方,外面空气流通,阳光很好,所以孩子在那里玩是非常安全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最后的话
各位爸爸妈妈们了解孩子的身体后,当孩子生病时,不再手忙脚乱,不再病急乱投医。01
什么是诺如病*?
诺如病*,又称诺瓦克病*(NORWALKVIRUSES,NV),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诺如病*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诺如病*在密闭场所中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学龄前儿童更容易被感染。诺如全年均可发生感染,但寒冷季节尤为多发。
诺如病*的特点有:
1.传染性强:诺如病*可以通过身体接触、水源、食物、呼吸等途径传播。2.群发性强:多为集体发病,幼儿园这样的人群密集场所尤其容易群发。3.儿童易感染:学龄前儿童尤其容易感染诺如病*,在我国5岁以下的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检出率高达15%。4.无特效药或疫苗:目前还未出现针对诺如病*的特效药或疫苗。5.自限性强:诺如病*有明显的自限性,即两三天后会自己好转,家长不必太过恐慌。02
诺如病*的症状
诺如病*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学龄前儿童表现为呕吐的较多,而成人则以腹泻症状为主。粪便呈*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黏液。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病程和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后两天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03
应采取的治疗措施
一般来说,诺如病*会自我治愈,家长不必过于惊慌,但还是要采取一些治疗措施:
如果症状较轻,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治疗措施:
1.少量多次喝水或米汤,让肠胃得到休息。2.禁止食用容易引起腹胀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3.若有脱水现象,注意补水,必要时可口服补液。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
1.反复发热、高烧不退。2.频繁呕吐,无法进食。3.大便呈粘液样或有脓液,气味较臭。4.腹痛明显,休息后难以缓解。5.精神状态差,皮肤、口唇干燥,眼窝或囟门凹陷,尿量明显减少。04
如何预防诺如病*
诺如病*是传染病,切断传染途径,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诺如病*的预防工作主要有:
1.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2.不吃生冷食物或未煮熟的事物,不去无证经营的小摊、小店就餐。3.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避免接触患病人士。4.出现病情后立即就医,并及时告知幼儿园。05
诺如病*防治告家长书
诺如病*防治告家长书1.诺如病*一般会自我治愈,请家长保持冷静,不必过于惊慌。2.请各位家长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避免进食无安全保障的食物和饮用水。3.请各位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4.孩子出现疑似情况后,请不要坚持来上幼儿园,并及时将情况告诉老师。5.孩子出现诺如病*症状后,要及时就医。6.切勿使用抗生素,避免病*产生抗药性。7.如班上出现大规模呕吐现象,家长需冷静面对,医院治疗查询病因,不要盲目认定为“食物中*”。
最后的话
虽然病*很可怕,但是只要了解诺如病*,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就能防患于未然喔!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
是手足口病的近亲
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发病原因
多种肠道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高发时间
每年
4-6月
9-11月
易感人群
1-7岁儿童
主要症状
高热
嗓子痛
食欲差
口腔及咽喉出现灰白色疱疹
发病过程
潜伏期2-7天
↓
患儿没有任何症状
但体内病*在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
↓
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
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
↓
除高烧外
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
↓
低烧或退烧
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
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传播方式
1
粪—口传播
直接或间接接触
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
(如接触尿布、使用幼儿园公用马桶等)
之后通过进食、喝水的方式
让病*进入肠道造成感染
2
接触传播
接触患病的孩子
或被病*感染的玩具、餐具、食物
然后摸眼睛、鼻子、嘴
3
呼吸道飞沫传播
患病的孩子咳嗽或打喷嚏
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在孩子间传播
家长亲吻孩子的感染几率很小
治疗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
目前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
只能等待自愈
(自限性疾病)
同时帮助孩子缓解不适症状
降温处理
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
可以温水擦浴
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
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
温馨提示
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所致,
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口腔的护理
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
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
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温馨提示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预防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多(多种肠道病*引起)
传播途径多
而且即便得过一次
也无法终身免疫
所以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工作
1勤洗手
肥皂+流动水冲洗
至少20秒
除了饭前便后、回家时之外
接触或照顾病人后
换完纸尿裤后
咳嗽、打喷嚏后
也需要注意及时洗手
2消*
消*孩子的餐具、玩具
以及常用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
开窗通风
勤晒被褥
3隔离
不要和孩子共用餐具
发病高峰期少去公共场所
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
尽量避免吸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患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的孩子
痊愈后1周再去幼儿园
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出现在咽峡部
手足口病大多数是口腔里先出现疱疹
后发展到手、脚、臀部等位置
并伴有发烧
患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
较少出现重症、约一周就能痊愈
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
则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
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