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亳州市第六小学预防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冬季是传染病的易感、易发时期,为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采取一系列预防保护措施,控制各种传染病的蔓延。为很好控制传染病,我们每个人必须对各种传染病的种类和防范措施有所了解。
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种类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其潜伏期约为1~3天,急性起病,通常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乏力等中*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干咳、胃肠不适等症状。
2.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麻疹病*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感染麻疹后应隔离治疗。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15岁,四季均有流行。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3周发病。
4.水痘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临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传播。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若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尤易发生,且没有特效治疗手段,采取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二、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防寒保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容易侵入。
2.多喝水。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勤洗手、科学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掌握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第六步:将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4.文明咳嗽、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清洁的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若一时来不及拿纸巾遮掩,可用手肘弯的衣服遮挡口鼻,因为病*不容易在干燥的衣服上停留;打喷嚏或咳嗽时,千万不能用手遮掩口鼻;吐痰时,痰液用纸巾包好,弃置垃圾桶。
5.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这一点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非常重要。
6.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平衡膳食。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少吃煎、炸、烘、烤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及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食物。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设施的路边摊、小餐馆用餐。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水痘、麻疹等。
8.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
9.早发现、早治疗。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检查,出现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能自行服药。如发现流行病患者应早报告、早隔离、防止校园内传播。
10.患呼吸道传染病的学生痊愈时,应开具有效的医学证明方可返校。
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期
1.流行性感冒:隔离至体温恢复正常后48小时。
2.麻疹: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满14天。
3.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满21天。
4.水痘: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满2-3周,满2周后身上痂皮全部脱落可解除隔离,未全部脱落者需隔离3周或痂皮全部脱落。
5.手足口病: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满2-3周。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健康快乐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请您与学校携手,一起做好学生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共同维护好孩子的健康。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亳州市第六小学
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