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王蒙
它号称手足口病的“难兄难弟”每当它出现时孩子往往会反复高烧、流口水不吃东西,哭个不停......医院供图尤其是今年入秋之后,来势就更为凶猛了,它就是——最近让郑州许多宝妈愁得跺脚的“疱疹性咽峡炎”。前两天,宝姨在在医院东三街院区探访呼吸科门诊时了解到到,近期,该院区急诊科日均接诊疱疹性咽峡炎患者达20余名。“疱疹性咽峡炎病例近期明显增多”,医院宋春兰主任医师提醒,一般疱疹性咽炎好发于春夏季,今年可能因为疫情来得晚一点,秋季就到现在才出现,而且来势汹汹,“由于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需要家长见招拆招,未患病的孩子做好隔离防护。”手足口病的“难兄难弟”——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CV-A)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四季均可发病,一般以春夏季为主,6岁以下儿童多见。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原菌相似,流行规律相似,宋春兰表示,每年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也是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节,其发病数为手足口病的1.7倍。“有一部分手足口病初期可表现为疱咽症状,因此对患儿要密切观察手、足、肛周等部位是否会出现新发皮疹或疱疹,以做好鉴别。”宋春兰指出。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我们该如何鉴别孩子究竟是否患疱疹性咽峡炎?对于宝妈们的提问,宋春兰指出以下要点:1.急性起病,突发发热,体温可高达40°C;2.咽痛,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有红晕,2~4mm,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3.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4.大龄儿童出现精神差、食欲差,幼儿出现流涎、哭闹、厌食;5.重症3岁以下多见,表现发热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快等类似手足口症状。宝宝患病后,居家如何观察、护理?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宝宝患病后,精神状态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粗糙、难消化、刺激性大的食物会加重小儿胃肠道的负担,造成小儿口腔及胃肠道不适,所以家长需要准备清淡、易消化、温度适宜的流质食物。少食多餐,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需注意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宝宝口腔疱疹可用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每天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对疱疹多,溃疡面大难以愈合者,增加至3~4次。进食困难的小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做好手卫生,不要让患儿手进入口中。鼓励患儿多饮水,勤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体温在38.5℃以上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枕冰袋或腹股沟处放置冰袋,温水浴等。如服用退热剂等药物亦一定要遵照医嘱。做好接触隔离。患儿食具专用,使用后应煮沸消毒或高压灭菌消毒。如何早期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如果孩子有吸吮拇指、咬指甲的习惯,则更要引导孩子改掉这类坏习惯。宋春兰指出,在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另外,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家庭内环境的有效消毒方法。医生提醒“疱疹性咽峡炎大部分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合并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症状。”宋春兰提醒宝妈们,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持续高热不退,口服退热药效果不显,或热退后很快再次升高;四肢湿冷、皮肤花斑、小便减少;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易惊、四肢不自主抖动,睡眠中不自主抽动每分钟超过2次;四肢无力,不能拿起玩具或站立不稳,严重头痛。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和公号转载监制/杨韬统筹/宗雷校审/宗雷编辑/王蒙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