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3日讯(通讯员朱孝明熊英)近日,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帮助一名6岁女孩治好了“猫抓病”。6岁女孩依依(化名)有些不开心,她没有想到,自己因为最喜欢的猫咪生病还住了院。原来,依依是患了“猫抓病”。肝脾脓肿血汉赛巴尔通体抗体检测因为出现了反复发热半月,家长带着依依来到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儿七科住院治疗。经过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发现依依家里养了猫,孩子经常与猫嬉戏玩耍,免不了被猫抓伤,最终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左手腕有一陈旧性黄豆大小疤痕,左侧腋窝有鸡蛋大小包块伴压痛。影像学发现肝脾多发小脓肿。血化验:汉赛巴尔通体抗体IgM(+);最终确诊为猫抓病。经过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处理,目前依依病情稳定,达到出院标准,但出院后还需一段时间巩固治疗。对于孩子患上这种病,依依家长谢女士表示“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平时只听说狂犬病,没想到还有“猫抓病”,而且还这么严重”。“因为孩子喜欢就养了猫,平常虽然也叮嘱孩子小心被猫抓伤,但因为是自己家的猫,偶尔被抓伤也没太注意,以后再也不敢大意了。”据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朱孝明介绍,猫抓病就是被猫抓伤或咬伤后感染了一种寄生在猫身上的特殊病原体——汉赛巴尔通体,从而引起抓伤部位局部皮肤红肿、脓包,近端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等症状的疾病。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儿童局部病变如皮损、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呈自限性,但播散性病变如累及肝脾、中枢神经系统、心内膜等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国外流行病学5-9岁儿童发病率约为9.4/10万左右,非典型猫抓病累及眼、心、肝、脾等发病率约为0.7/10万左右。免疫功能正常儿童,患严重猫抓病(肝脾型)极其罕见。人被感染汉赛巴尔通体的猫咬抓伤或舔破损皮肤粘膜后可致病;另外通过一些吸血节肢动物,比如跳蚤、虱类,它通过病猫传给其他健康动物或者人群。一旦得了猫抓病,病初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人被猫抓伤同侧近端的肢体会出现淋巴结的局部肿大,另外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猫抓病症状,可能表现为受累眼睛:视力模煳,视网膜病变。另外还有一部分可能会出现肌肉和骨骼的病变,一些重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脑炎、肝脾等多脏器病变。儿童等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感染猫抓病几率较大。目前没有预防猫抓病的疫苗。现在喜欢撸猫的孩子越来越多,经常与其亲昵玩耍。朱孝明副主任医师提醒:1、要定期给猫驱虫、修剪指甲,抚摸猫后用肥皂水洗手、不让猫舔,减少感染风险。2、遇到被猫抓伤或咬伤后,不要惊慌失措,首先要用肥皂水清洗抓伤部位,用碘伏消毒,百多邦软膏外涂,必要时给与狂犬病、破伤风等疫苗接种。3、如果后期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抓伤部位红肿或脓包等症状及时就医,可行血汉赛巴尔通体抗体、血宏基、淋巴结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可酌情予阿奇霉素、利福平、多西环素(8岁以上)抗感染治疗。